• 56阅读
  • 0回复

走一条在国内成才之路——记中国科学院年轻研究员郭其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一条在国内成才之路
——记中国科学院年轻研究员郭其鹏
本报记者张玉来
国家科委1991年12月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统计,公布了我国1990年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最多的前7名作者,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郭其鹏。举世闻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唐纳德博士来信赞许:“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当时郭其鹏是一个年仅27岁、至今尚未迈出国门、仅有助研学衔的年轻人!
“我就是想把成功的基石埋在祖国大地!”郭其鹏向记者谈及自己1987年8月在中国科大获得硕士学位后,为何放弃了导师为自己联系好的出国深造机会,而选中长春应化所时,直率地说:“我认为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只要有最基本的条件和经费保证,在国内同样能取得世界第一流的科研成果,更主要的是,我不相信青年人成才只有出国深造这一条路,我想尝试走一条在国内成才的道路!”
在所领导的支持下,郭其鹏在一间3人共用的简朴实验室,凭借从两位老科学家承担的大科研项目分出的部分高分子物理研究工作而得到的2000元经费,开始踏上艰难的科研道路。
人类已进入高分子时代,用尼龙、涤纶制成的服装,用橡胶制成的轮胎,在工业、建筑业大显身手的工程塑料……正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产品往往不能尽如人意,于是便将2种或3种高分子混合在一起,企盼从高分子合金中得到硬而韧、柔而强、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纷呈、更加理想的高分子材料,然而获取一种具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合金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哪两种高分子混合在一起,两者需各占多少比例,需要什么样的混合条件……郭其鹏从事的高分子物理研究,就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一门基础学科。可以说,在理论上搞清楚一种高分子合金的基本问题,实际上就等于为人类提供了一批新型材料。他决心从这里打开缺口。
1988年底,一家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同时刊出郭其鹏的两篇学术论文,报道了由中国人发现的两种相容性高分子合金材料,这时他刚满25岁。
初试锋芒没有令郭其鹏陶醉,他又以探索者的勇气,涉足了国际学术界尚无人问津的相容性热固性高分子合金体系。高分子合金分为两类,一种犹如酒精加入水形成酒一样,两种高分子混合后没有界面,即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也是浑然一体。这类高分子合金被称为相容性高分子合金;反之,混合后如牛奶一样,两种高分子可以明显看出界面,便称为不相容性高分子合金,相容性的和不相容性的热塑性高分子合金,前辈科学家已从理论上阐明了它们的规律,不相容性热固性高分子合金也已问世。当时在国际高分子学界,对相容性热固性高分子合金体系的理论探索尚属空白,郭其鹏雄心勃勃展开了一场攻坚战。他出入图书馆和实验室,查文献,找资料,设计各种理论模型、实验方案……不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终于找到了巧妙的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途径!连续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从而奠定了相容性热固性高分子合金体系的理论研究基础。
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一位国际高分子物理学界公认的权威的一篇论文,深深吸引了郭其鹏,这位权威仅报道了他关于完全相容性三元高分子合金体系的实验研究结果,对其中的规律却未作任何阐释。三元合金体系有两个独立的变量,寻求其规律非常艰难,正缘于此,关于完全相容性三元高分子合金体系有无规律的问题,便成了国际学术界争论多年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郭其鹏紧紧咬住这个世界性难题不放,使他成功地描述了三元合金体系,科学地论证了其中的规律,这个步入科坛未久的小伙子,又在国际高分子学界为这种体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其鹏的科研方法不是串联的——一项工作结束后再开辟第二战场,而是并联的——同时开展四五项课题的研究。他把探索的触角还伸向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微粒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许多国际热门领域,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问题,至1992年9月申报研究员职称之前,在5年时间里,郭其鹏共发表了76篇学术论文,其中40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1990年一年时间,这位没有1名助手的青年学子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7篇高质量论文,其中12篇被在国际学术界颇具权威性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他还是自1985年以来中科院在国外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次数居前10名的科学家之一(据SCI),而取得上述成果,他只用了5万元人民币。这样的科研投入产出比在国际科学界也是不多见的。
郭其鹏富有开创性的成果震动了国际高分子物理学界,200多封发自世界许多著名学府和实验室科学家的信件纷纷向他飞来,或表示敬意,或索取抽印本,国际高分子物理学界最享盛誉的权威保罗·史密斯教授写道:“你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绩确实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的纪录。”
在周光召院长和王佛松副院长的亲自过问下,一个由著名科学家邢其毅为主席的论证委员会对他申请的一个研究项目进行了审查,建议给他足够的特殊支持,国家科委也为他的另一项研究项目拨了10万元经费。今年2月,中科院把这位卓有成就,年仅29岁的青年科学家由助研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