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皖东农民“铆”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3
第2版(经济)
专栏:改进领导方法建设农村小康

  皖东农民“铆”市场
王青 白礼华
编者按:滁州市,“大包干”的发源地。15年前的一项壮举,揭开了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序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典型的农业地区,农业如何走向市场?皖东人民的实践说明,无论农民还是政府,从观念到行为,都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从“政府行为”到“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催耕催种、直接插手农民生产事务的“政府行为”失却了作用,政府部门在农业和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滁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发展市场农业,政府部门首要职责是做好“宏观调控”工作,避免市场农业沦为“无政府农业”。
今年春播前夕,市委、市政府以“宏观控紧、微观搞活”为原则,一方面拿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通过行政手段予以实施;一方面推出“一优两高”农业35种种植模式,供农民因地制宜选择。在一家一户人均发展半亩“千元田”的基础上,相对集中、成片开发经济田,向区域性商品基地方向发展,把农户的分散经营和社会化大服务有机衔接起来。各级党政组织与科技部门组建承包集团,与农民共担市场风险;培训全市6县2区农民80万人次,使每户有一个“经济能人”。通过“丰产田”、“示范片”、“沿路经济”等形式,为农民作示范。
为了避免“种田看邻居”、“去年什么赚钱种什么”的盲目性,市里在宏观上把握好种植业、养殖业的面积、品种、数量和销售走向,按市场规律进行指导。去年西瓜俏,今春农民纷纷扩大面积,市里通盘考虑,要求每个县、区尽量将种植面积控制在3—5万亩。结果,产销基本合理,没有出现“瓜满为患”的局面。去年农民种植的茭白无人问津,今年农民谈“茭”色变,政府又及时引导,适当种植。茭白收获季节,江浙一带数百客商云集这里,将500万公斤茭白争购一空。
构建“龙形经济链”
农业与市场“接轨”,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商品销售问题。农民常向政府说:你叫我种什么就种什么,只要到时候保证收购就行了。农民初涉市场,在“市场信息作导向”的同时,还需要另一种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手段,于是,“龙形经济链”在皖东大地上应运而生。
所谓“龙形经济链”,是把生产、加工和销售串联为一个有机的经济链条。这种形式,最早源于南谯区大王乡的蔺草种植。农民种草,蔺草公司收购,草制品工艺厂加工,然后出口。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大王乡经验,以“龙形经济链”为突破口,把农业与市场衔接起来。在具体操作上,一种形式是以现有加工企业为龙头,按所需原料安排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目前已安排了6万亩棉花、1万亩蔺草、5万亩桑园、1万亩花生。另一种形式是确定商品农业的开发目标后,迅速上马初、精加工企业。如与来安县相官镇万亩大蒜基地配套,今年新上马一个容量为600吨的贮藏冷库;与琅琊区万亩草莓配套,区食品厂新增设一条草莓冷饮生产线;与全椒万亩丝瓜络生产配套,建成一座丝瓜络加工工厂。此外,蔬菜、水果、水藕、板栗、茶叶、杜仲等种植以及特种水产、家禽家畜养殖等方面,也都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龙尾”的各种“龙形经济链”。
“龙形经济链”的建立,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农业与市场的平稳对接。按照产业分工,农民只需经营好商品生产基地,其他的事情,由服务组织、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去各司其责。目前,全市已形成这类“龙形经济链”70多条。
按市场需要配套深化改革
当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开始左右农业生产之时,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部分,便成了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发展、小生产经营向大社会化进步的“拦路虎”。滁州市委、市政府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积极、稳妥地调整生产关系,按市场需要行事,配套深化改革措施。
为了实现规模效益,他们对现有承包土地予以适当调整。市里在凤阳县官沟乡大洪村、天长市平安乡等地进行了以“两田制”、“按能承包”为内容的土地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将现有承包地划分为“口粮田”和“经济田”两部分,口粮田按人承包,经济田“按能承包”,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人无田种,一部分田无人种的现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洪村82户农民承包了560亩经济田,户均增加收益5.1万元,人均增收150多元。平安乡实行土地“按能承包”后,过去被抛荒的2000亩田块转瞬间各有其主。市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允许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合理流动的决定,尤其是“四荒”地和抛荒田,允许使用权公开拍卖,使用权50年不变,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与此相配套的是,市里鼓励农民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离土离乡,进城进镇,从事二、三产业。市里规定,对于在城镇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生活条件的农民,只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以批准转为城镇户口,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这项政策性措施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全市转移农村劳力62.6万人,其中在小城镇务工、经商、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就达25.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转移劳动力所创造的劳动收入,今年可达4.8亿元左右。
在政府推动、市场牵动、利益驱动的“三力”作用下,滁州市农业正朝着“市场农业”方向发展,农业与市场开始“铆接”。全市今年粮食总产量33亿公斤,比去年增长两成以上;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38%提高到42%;全市“千元田”面积已达165万亩,农民人均0.53亩。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今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比去年增长14.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净增173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