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嫁接”外资转换机制 泉州国有企业出现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30
第2版(经济)
专栏:

  “嫁接”外资转换机制
 泉州国有企业出现生机
本报福州6月29日电记者潘帝都报道:于去年9月实行一揽子“嫁接”外资转换机制的泉州市41家国有工业企业,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摆脱困境踏上坦途。
日前,泉州市经委主任丁国炎向记者介绍,41家工业企业嫁接外资后组成的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值、销售、利润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据统计,中侨集团公司8个月共完成产值2.77亿元,实现销售税金2017万元,实现利润1918万元,税金和利润分别比嫁接外资前的同期增长29%和3倍多。
据了解,41家工业企业在嫁接前,亏损面占40%以上,仅去年1至9月,亏损额就达1400万元,多家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委、市政府根据泉州是侨乡的有利条件,决定在利用外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他们经与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协商,双方同意由中方以41家企业固定资产的国有资金部分入股(占40%),外方出资2.4亿元外汇人民币入股(占60%),合资成立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9月中旬开业后,对41家企业进行了转换机制的改革:
——按照行业特点,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兼并、合并劣势企业,组建成10个专业公司,实行规模经营,全力扶持名优产品生产。
——按照三资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立以财务、资产为主的调控体系和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控制信贷,以销定产,合理运用资金;建立以劳动合同为主的用工制度,精简机构。
——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分别制定企业销售、利润与工资总额按比例挂钩的考核办法,拉开分配档次。
泉州市41家国有工业企业一揽子嫁接外资转换机制的举措,受到海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正对其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并准备向一些相宜的企业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