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八号高炉称量车设计错误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4-22
第2版()
专栏:

八号高炉称量车设计错误的教训
鞍钢设计处称量车工程设计人工程师 孙开藩 技术员 范玉侠
称量车是高炉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它的外形有些像铁路平板车,车上载着二十五吨重的两只料罐。称量车有两种特殊装置,一是当车开到卷扬斜桥口时,车上的装置会将料罐抬起,由卷扬机把料罐吊到炉顶上。另外,车上有一称盘,可以准确地看出料罐内所装矿石的重量。如果高炉每天平均上料一百六十次,那末称量车每隔九分钟就得来回跑一趟。没有它,高炉就不能生产。
鞍钢八号高炉需要三台称量车,原是向国外订货的,而且以为订货早来了。但是,在开炉前三月开箱一看,才知已运来的是地磅而不是称量车。为不影响开炉计划,公司决定赶紧修复九号高炉两台旧称量车先行使用。并由五个单位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来主持这一工作。
这样,我们的设计就开始了。
关于抬罐的速度问题,现场的意见是抬高一五○粍应用十秒,苏联为我们做的炼铁厂初步设计上规定是六秒。但我们主观地认为愈快愈妙,确定为一点五秒。在这样高速下,本来三十匹马力可做到的事,就须一百四十匹马力才行。但是我们设计的马达却仍是三十匹马力。
旧车在省力的杠杆下,用十四吨的力就能抬起二十五吨的重量。我们为了使抬罐高度增加三倍,采用了单纯移动杠杆支点的办法,把省力的杠杆变成了费力的杠杆,要用四十二点五吨的力,才能把二十五吨的重量抬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由于力量增大,全套装配也随之加大。但在旧车体上只剩一二○粍的空隙里,加下去一个三五○粍宽的轴承,轴承太大了,就把它的耳朵割去了,八根主梁的槽钢上都被挖了大缺口。
按照这样的设计做出来的称量车,在第一次试车时竟连空罐也抬不起来。即使试车成功,一个月后主梁也非断不可。
结果是:拖延了应该完成的期限达四月之久。如果不是国外订货及时到达,就将严重影响到高炉按时开炉。原计划投资十二亿元,实际上浪费了十五亿元。现在这两台称量车就像两具死尸一样,躺在修理厂里已经半年了。
产生这些严重的设计错误和浪费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既没有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也没有接受群众的意见,责任心不强。
我们是没有设计称量车的经验的。在我们最初接到任务时,知道图库里有八十二张伪满遗留下来的称量车旧图,我们就依样画葫芦地照搬了这套设计。心想:“既然是日本人已有了图样,就不会错。”
当时,有一台新式的苏联称量车和它的全套设计图纸来到了,苏联的新车也是三十匹马力抬高一五○粍,但苏联所用的装置不是凸轮和杠杆,而是先进的扇形齿轮传动。有了这个依据,照道理错误是应该得到纠正了,但是我们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来“研究”这些资料,在草率地翻阅过之后,就粗率地认为“苏联的先进技术不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情况”。尽管苏联先进的技术资料摆在我们的手边,我们却仍然舍不得抛弃日本人的那些旧图,认为这才是技术上的“法宝”和“依靠”。
事实有力地说明了苏联的经验运用到旧车上来是完全可能的。两位去年暑期毕业的年轻技术员徐甫根和李广春在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到现场去调查研究了几天,就把苏联扇形齿轮的原理成功地运用到我们的旧车上来了。由于采用了扇形齿轮式的传动,可以使三十匹马力的马达在六秒钟内将二十五吨重的东西抬起一五○粍,符合了苏联初步设计规定的要求。这一设计的草图得到了苏联专家的赞许。
拒绝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这就是我们设计错误的第一个原因。
只要能够虚心听一听工人的意见,这个错误也是可以得到纠正的。在第一次试车前后,工人们曾对设计提出了十四条主要意见。我们设计中的错误,有经验的工人全都预见到了。但我们对这些意见采取了什么态度呢?
我们的态度是:有时错误已经暴露了,却硬想“解释”过去,好少改一些,以免伤“面子”。如凸轮设计得不合理,工人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我们却说:“差一点不要紧,就这样吧!”
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引用一些“理论”根据来堵塞工人的口。有一位姓梁的工人说:“抬罐像一个人扛米一样,想一哈腰就扛起来是不行的,但稳一稳,慢慢拿就行了。”意思是说速度不减低,马力是不够用的,并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这个意见很好,但我们反把一大张计算公式掏出来塞给他看,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塞住他的嘴了。实际上这个计算是错误的,马力就算错了三倍。
我们既没有丰富的实际生产知识,又不肯虚心听取工人的意见。有一个工程师说工人的意见是“瞎子算命”,有的认为工人的意见是“大惊小怪”“找毛病”。在第二次试车返工后,我们主观地认为这次设计没啥问题了,于是便用报复的态度向工人说:“如果有问题,就一定是你们安装上的毛病!”把轴承设计的错误硬推在工人身上。
造成这一错误的另一原因,是我们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设计总负责人一开始就不高兴接受这项任务。接过来后,就转手交给孙开藩工程师,从此不闻不问。孙开藩很讨厌修理破车。因此右手接过任务,左手就交给了两个技术员。设计负责人既把设计任务看成包袱,抱着“做出来算数”“图纸出门万事大吉”的态度,因此有人提出抬罐速度太快,须加极限开关时,总负责人便说:“委员会原来分工的合同上没有这项规定,我们不管。”明明设计已出了严重的错误,我们却头疼医头地补漏洞,从来没想到要把整个设计做一次全面的考虑和检查,因此设计错误的关键长期没有发现出来。
我们对待技术根据也是极不严肃的。如没有调查研究原始资料竟把道听途说的材料作为根据。测绘车体时,主观地假定两台车是完全相同的,而且假定每台车是完全对称的,因此只测了一台车的一半。结果造成了设计中的错误。在技术理论上,我们甚至不欢喜以科学的计算来决定问题,而是草率地凭灵感决定(如抬罐的速度问题)。
此外,缺乏设计的整体观念,把整体的称量车分割开来设计,彼此间又不主动联系,也造成了很多遗漏和机件互不配合的恶果。
通过称量车设计思想的检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技术思想的危害之大。我们如果不经过艰苦的思想改造,就不可能搞好设计工作,而且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我们祖国大规模的建设已经开始了,经过这次思想建设运动,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任务的重大与光荣,今后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政治,学习苏联先进的技术,虚心地向苏联专家请教。我们相信,今后一定能把工作搞得更好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