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万众冷暖在心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4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万众冷暖在心头
本报记者汪波
张华,吉林省集安市委书记,今年45岁。他一家10口人,上有90多岁的奶奶、年近7旬的父母、一个哑巴叔叔和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人们时常看见他去买菜,去鸭绿江边洗衣服……
面对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他说: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记着你,感激你。可这些又都是我们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那老百姓为什么又激动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张华回忆着一件小事儿,声音中显得有些激动。那是两年前,在一个大雪飞舞的日子。西城一栋住宅楼下水管道堵塞,一楼居民家中冒出粪便。“找领导,”于是,张华家的电话响了。张华冒雪来了,他一看二话没说,随即找来了有关部门,调来了车辆,抽净了居民家中的粪便,后又彻底解决了地下管道问题。居民联名给报纸写信:《感谢我们的好市长》(当时张华是市长)。
在集安采访时,记者也听到了一些发生在张华家的小事儿:有一次张华外出,孩子吃饭成了问题。办公室知道后,安排孩子到宾馆吃早餐。张华回家后如数付了饭钱,并对儿子说:“爸爸有时在外吃饭,那是公务。你和咱家是不能到宾馆吃饭的。”张华大儿子要办喜事,他悄悄地送这对新人去旅行结婚。张华的舅舅三次来找他,让帮助办户口和驾驶证。他对舅舅说不能开这个口子,否则不好向大家交待。舅舅大声说:“别人算什么,不沾亲带故,可我是你舅舅。”“你是我舅舅,但集安还有比你更困难的群众。”
就在拒绝舅舅要求的同时,张华却把头道砬子沟7组贫困户魏元河的女儿,安排进市一家工厂工作;为因公负伤的工人杨玉国一家解决了生活困难。
当记者提起这些事时,张华沉思片刻,说出了下面的话: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党把我从一个普通农民,培养为大队会计、教员、公社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的。党和群众不欠我张华啥,按工作和职责的要求,咱欠党和群众的很多。是的,我家也有不少困难,可群众家里的困难更多。想想那些更困难的家,我要更努力地工作,家里的事也应自己来解决,决不能“以权治家”。在大家和小家的关系上,领导干部应想到大家,要首先把群众的冷暖挂心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