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机制灵活效益显著齐鲁大地民办科技群星灿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机制灵活效益显著
齐鲁大地民办科技群星灿烂
本报济南7月6日电记者张宪春报道:年消耗3000多万吨粮食淀粉的我国纺织业,所用浆料将被一种非金属矿产制成的纱浆粉所取代。由山东安丘几位农民创办的纺织助剂研究所开发的这一科研成果,不仅荣获了世界发明专利,而且展现出山东民办科技实体的风采。
盯住市场搞开发,围绕转化做文章,这是山东省民办科技实体崛起的奥妙所在。他们不是把科研成果当作晋升职称的资本或显示水平的“样品”,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先开发什么,哪项成果效益高就择优转化。如以一项专利技术起家的烟台粉末技术开发公司,创办4年便开发出20多种粉末成套设备,年创税利200多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还结束了我国这种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贡献收入相挂钩,以实际贡献论英雄,是山东民办科技实体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宿明明,毕业后分到首都一家科研所,才华难以施展。后来他停薪留职回山东老家,办起潍坊3V诊断技术研究所,短短两年就开发出系列诊断试剂这种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全国2000多家医院的抢手货,年经营额达400万元,他自己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做大蛋糕壮实力,国际市场也敢闯。山东民办科技实体一改昔日“一块牌子两间房,三个‘神仙’里外忙”的小作坊形象。追求规模经营,正成为他们努力的目标。拥有4个高新技术研究所的泉城电脑公司,创业8年,积累资产1000多万元,开发的高效抗癌药“重组白细胞介素—2”,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能研制。由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领办的莱州玉米研究所,已培育出16个玉米优良品种,在国内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75亿公斤,其中掖单12号玉米良种还打入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
明星效应带来群星灿烂。据统计,集科工贸为一体、年销售收入过百万元的民办科技实体,目前在山东已涌现出287家,其中18家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全省民办科技实体去年技工贸总收入达13.4亿元,实现利税2.9亿元,已成为科技战线一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