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采取八项措施增加投入 上海交大教学科研争创一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采取八项措施增加投入
 上海交大教学科研争创一流
本报上海7月6日电记者萧关根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采取8项措施增强教学科研一线的投入,力争达到一流大学的水平,已初见成效。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努力把上海交大办成第一流大学”的指示,学校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靠国家拨款、企业投入、校友赠款等多渠道集资办法,并采取八项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八项措施是:一、每年拨款400万元,保证重点学科建设,扶植有基础、有希望的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海洋工程、光纤通讯、机器人、复合材料、振动冲击噪声已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高科技网点。二、每年用100万元支持基础性和应用基础研究,保证占教师总数10%左右的科研编制队伍稳定在基础性学科上。三、与电力部联合办学,已争取到电力部办学经费近亿元,在此基础上,每年还给设备投资400万元。四、设立特殊津贴,每年50万元左右,鼓励为学校多作贡献。津贴发放面占教师总数15%,最高的是学部委员,每月1000元。五、每年花3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六、每年投入12—15万元用于教材建设。已有43本教材荣获国家、部委奖励。七、每年拿出40万元作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青年教师从事基础性课题研究。八、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按业绩给报酬,拉开分配差距,激励先进。
在日前公布的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中,上海有5项获一等奖,其中上海交大占3项。学校与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所共同研制的“胜利2号极浅海步行坐底钻井平台”,被列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