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强行起飞——记杭州西泠电器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7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

  强行起飞
——记杭州西泠电器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平
本报记者高海浩
鸡年春节的上海滩,一条标新立异的广告搅起一股旋风。
大年初三出版的《文汇报》,令见多识广的上海人大吃一惊:整个头版全被西泠空调器的巨大广告所覆盖。“今年夏天,最冷的热门话题,西泠冷气全面启动”。
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一夜之间打响一个牌号:西泠电器。
与此同时,“西泠”集团38岁的总经理张平成了众说纷纭的热门人物。人们夸奖张平有气魄,敢投巨资创牌子。而更多的则是担忧和怀疑:“西泠”集团刚走出巨额亏损的阴影,敢投巨资做广告,有没有与强手竞争的实力?
人们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一年多前,37岁的张平出任总经理,正是西泠电器集团一蹶不振之时。这家浙江省投产最早、规模最大的国有冰箱企业,自1988年后,经受不住“冰箱大战”的激烈竞争,败下阵来:产品难销,人心涣散,管理混乱,亏损包袱日益沉重,成为全省出名的亏损大户。
身高一米八几的张平,一副运动员的体格,以敢于直言而出名。他发表“就职演说”那天,面对1200双茫然的目光,将自己置于“绝境”:“如果西泠公司1992年不走出困境,我自动下台,辞去公职。”
从此,“西泠”的干部员工不断听到总经理火辣辣的提问:我们有国内领先的引进生产线,有国内著名的制冷专家和百余名科技人员,有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为什么我们竞争不过人家?
“大家都羡慕个体户赚大钱。那好,我们换个位置也来学学个体户。”这位年轻总经理不习惯于讲大道理,他只坚信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先习惯于等客上门的销售科,首先被“赶下海”:实行岗位竞争、全责承包,取消原先固定的工资、奖金、出差津贴和经营费用,根据推销量提取相应报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人担心没人敢干,结果出乎意料,原先仅有5人的销售队伍,通过公开招聘,一下子扩大到近百人。这些“推销个体户”个个甩开膀子走南闯北,一年下来有人收入上万元,也有人赔钱数千元。“西泠”的销售服务点由200多个增至500多个,销售冰箱20万台,猛增1倍多。同样的人员、设备,1991年“西泠”公司亏损2500多万元,1992年一举走出亏损阴影,实现利税1900万元。
张平刚出任总经理时,公司的干部对他说:“西泠”冰箱的制冷质量是过硬的,可达零下30摄氏度,不比国外的差。张平立即反问:这么好的质量,为什么得不到用户的认可?没人能够回答。
张平和公司领导带领科技人员兵分几路,深入30多个城市,调查用户,咨询商店,直接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走向。
在南方一家商场,张平受到了铭心刻骨的“教育”。堂堂国有大公司的总经理走访商场,出来接待的竟是一位柜组长,连一杯茶水都没有,只是坐在商场简陋的食堂里交谈。如此冷遇使张平反而感到教益深刻:“你拿不出过硬的产品,什么国有大企业的地位,什么机制不活、政策不公,全是自欺欺人的空话。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冷酷无情,适者才能生存。”
“适者生存”,从此成为张平的格言,也成为“西泠”集团众所周知的口号。
自断后路,背水一战,使“西泠”的技术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1992年,一举开发17个新产品,仅冰箱就有各种色彩的圆弧型、组合型、大冷冻型、平背无霜型等10多个新品种。其中国内首创的组合型冰箱,分体启动制冷,一机多用,投放市场即成抢手货,一年就销售10多万台。与此同时,当年开发投产的新型分体壁挂式空调,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举成名,供不应求。
“西泠”公司不断发起凌厉的市场攻势,令国内同行大为惊叹:今年1至5月,投入广告宣传费800万元,完成销售额2.6亿元,创造利润1600万元,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有位家电专家由此断言:“西泠”的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国家用电器“十强称雄”的格局。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