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从“农”字含义的变化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8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从“农”字含义的变化说起
吴酩
“农业国”的称谓,起码从笔者记事儿时就有了,那是在50年代初期。直到现在这个称谓也没改,许多正式场合还在沿用。其实,这几十年间,中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生活在农村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占7成以上,因此说中国是农业国,恰如其分。时隔40余年之后,还这么称呼,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从经济构成来看,我国早应摘掉农业国的帽子了,因为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降到了30%以下。但是从人口结构角度观察,我国还必须姓“农”,因为农业人口还保持着近80%的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在实际不是“农业国”而是“农民国”。同是“农”字打头,含义却是不同的。
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异步变化,暴露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协调:工业化进程较快,城市化严重滞后。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0%多,而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的这个数字,分别为36%、35%和42%,美国等发达国家则高达95%以上。
城市化进程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得不到及时、妥善安置,使国民经济全局的健康循环常常受到阻滞。一方面,劳动力过量地淤滞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条件,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种田比较利益长期低下,必然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的萎缩,而农业基础削弱对经济全局的危害是无需赘述的;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极不充分,农民收入不能持续稳步增长,购买力只能维持微弱提高态势,城市工业离开农村市场的迅速拓展,也就失去了高速发展的基本牵动力。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城市化缓慢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正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时冷时热、工业忽快忽慢的重要“病因”之一。
病因明了,治病应从哪里入手也就清楚了,于是,形成了这样的逻辑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基础;强化农业,必须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种田效益;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必须稳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务农人员,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富余农民“分流”,必须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而城镇正是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唯有加快城市化步伐,才能有效地推动第二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按照这一经济逻辑,一些农业经济学家在认真反思了多年来农村经济的起起落落之后,以农村为起点,提出了“反弹琵琶”的经济发展思路,即跳出就“农”抓“农”的传统轨道,通过抓“城”来稳“农”兴“农”。
看来,在继续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下更大力量加快城市化步伐,应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这是纠正历史误差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如何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们提出了多种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以大城市增容为主;以中小城市扩充为主;以农民自己创建新城镇为主。究竟哪种思路最佳?似乎无需做简单的裁定。中国这么大,各地情况很不相同,无论干什么都必须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加快城市化的任务已经确立,朝着这一目标,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规划,扎扎实实地干,大胆地进行创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