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笑从幽默诙谐中来——看影片《三毛从军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7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笑从幽默诙谐中来
——看影片《三毛从军记》
杨国栋
粗劣的打情骂俏能引人发笑,庸俗的噱头乖唳能引人发笑,制造种种误会巧合也能引人发笑。但这“笑”的格调不高不说,也于笑声中难嚼出什么味儿,更谈不上蕴涵深邃了。然而,另有一种笑却不但逗你笑得开心,而且让你在笑的言举中品咂出几分底蕴,这便是幽默、风趣与诙谐。新近看了上影厂拍成的《三毛从军记》便有这种感慨。
三毛是和老鬼、石锁等人一道从军的。号召民众从军的蒋委员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在那种非常的岁月里,牺牲无数无名抗日英雄来效忠国民党蒋介石,这话题看起来严肃深刻,但实际上真正的抗日战士行动起来了,蒋汪又沆瀣一气,害怕民众。于是严肃的话题在笑声中化作了戏谑,这就很有些反讽的意味。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毛从军便注入了命定式的苦痛与悲凉。这不,他用计击退日寇,成了抗日英雄,反而调到师部整天给师长太太洗裤头倒便盆,以及煮饭扫地带孩子。表层地看,观众是在笑话三毛从事这些琐碎马弁兵佣之活的无所适从,实际上编导的用意却是在讽刺国民党军官对所谓功臣的戏弄。这深刻的一笔,很能使观众在对三毛言行举止的捧腹中生出许多深沉的思索。
片中的笑声常常是从三毛、老鬼、石锁等人夸张的变形的种种动作中表演出来的。这显然是编导借鉴了舞台哑剧的表演艺术使然。编导借助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功力,以丰富的想象加幽默的风格,在给观众制造笑料的同时蕴含思考。
笑与哭往往是对立的。但在《三毛从军记》中,我们却发现编导将它统一了起来。你看那位“抗日”师长,面对急件不理却搂着舞女疯跳,贻误战机后他怪罪三毛这个“小把戏”,于是迫着三毛喝辣酒。待到被撤职后他才恍悟自己也是任上面宰割的“小把戏”,最后对准自己开枪自杀以谢国人。而师长太太在他的灵柩前悲悲切切,从背后看像在哭,其实却是在修妆。看到这一幕,观众哑然失笑,却又为一层一层的“小把戏”之人物命运所悲切,不禁哭从心上起。在这时,笑与哭从对立走向了统一,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在片尾,面对抗战胜利,蒋介石和外国友人碰杯,达官显贵歌舞,参战归来的三毛与老鬼却流落街头。战争胜利了他们本该笑才对,现在生活无着落哭还来不及,这辛辣的一笔既揭示了三毛们的悲剧命运,也鞭挞了蒋介石国民党的腐朽残酷。于是,在这哭与笑的柔和声中,影片完整地艺术地深刻地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思想的开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