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红旗渠精神光耀中原——林县艰苦创业“三部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8
第1版(要闻)
专栏:

  红旗渠精神光耀中原
——林县艰苦创业“三部曲”
本报记者李杰
编者按:60年代,林县修建红旗渠曾经名扬神州,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而今,红旗渠的情况如何,林县又有什么变化?今天发表本报记者的这篇报道,可以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林县红旗渠精神在发扬光大,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振兴山区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在新的岁月里,把这种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发展大农业,兴建乡镇企业,趟出一条新的成功之路。从这一点上说,林县的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县的发展有可借鉴之处。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创造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此,这方热土闻名于世。
要了解林县人,必先了解红旗渠
林县地处豫西北的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林县就是一个土薄石厚、七山二岭一分川,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人们世世代代饱受旱魔肆虐之苦。
翻开《林县县志》,近500年间,这里发生过100多次大旱。河干井涸,十室九空。
滔滔漳河,就从林县北部擦边而过。千百年来,林县人只能望河兴叹。
1959年10月,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果断决定:拦腰截断漳河,劈开太行山,把水引到林县来。饱尝了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斗志动员起来,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用10年时间建成了“红旗渠”。
走进红旗渠分水闸上的陈列室,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共和国最为困难的岁月——1960年,红旗渠上马了。在建设者们每人每天6两粮食的艰苦条件下,整整10个春秋,林县人民用汗水、血肉和100多条性命,投资1.25亿元(其中7878万元是林县人民勒紧裤腰带自己投入的),开挖土石2225万立方米,相当修筑一条自广州到哈尔滨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
正是以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林县人民在崇山峻岭的太行山腰,建成红旗渠,引来漳河水,结束了十年九旱的历史,使全县2/3的耕地得到灌溉,30万人口以及牲畜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表明,20多年来,红旗渠总引水量达70多亿立方米,灌溉农田累计增产粮食14亿公斤,发电3.6亿千瓦时。仅此,就创造了6亿元的经济收入,相当于总投资的5倍多。这一改善群众起码生存条件的工程,正是林县创业“三部曲”的第一乐章。
改革开放打开山门,十万大军走出太行
红旗渠的建设,铸造了林县人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也为这个“工匠之乡”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然而,直到197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97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太行山,世代封闭的山门被打开了。那些在修造红旗渠时练就一手建筑本领的工匠们,短短几年就出去6万多人。
然而好景不长。当国家整顿建筑市场,进行资格审查时,昔日外出的施工队不得不打马回朝。借助建筑市场整顿的东风,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重振建筑业作为加快改革开放、促使林县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突破口。为此,县里加强了对建筑队的领导,健全了组织,明确了纪律,完善了手续。到1985年,林县的建筑队伍又浩浩荡荡开赴全国各地,逐步形成“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生动局面。
林县人凭着修红旗渠时培养的创业精神和一身本领,打了一个个漂亮仗,敲开一个个现代化都市大门。
那一年,太原市要在迎泽大道铺设400米长的地下电缆。要求工期20天,为不影响交通,必须夜间施工。当时正值寒冬,地还未解冻。市里找了4家大公司,都因工期短、难度大,不愿接受。
“这活俺林县建筑队干!”不怕苦的林县人抢个硬骨头来啃。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挑灯苦战12个夜晚就交了差,工程验收为优良。
“林县的工匠到底是修过红旗渠的人!”太原人折服了。从此一路绿灯,2.4万名林县建筑匠人挺胸进了太原。
1991年底,北京决定打通西厢工程。市城建总公司决定,把建设4栋1.6万平方米住宅楼的任务,交给林县建筑队。当时林县工人都已回家准备过年。市城建总公司腊月二十三向林县发来求援电报。林县3天组织了450人的队伍,用大轿车直送北京。
林县建筑工人日夜苦干,三天一层楼,春节都没休息。按国家定额工期需要442天的工程,林县人仅用142天就交了工,实现质量、工期、安全“三个第一”。
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安全可靠,敢打硬仗,使林县10万建筑大军在全国建筑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全国各地留下一个又一个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近些年首都新建的国际饭店、中国剧院、北京图书馆新馆等新的10大建筑中,林县建筑工人参加施工的就有8项。
修建红旗渠时当过施工队长、如今担任县建筑总公司总经理的郭顺兴介绍,林县建筑大军开拓的市场,北到黑河、南至海南岛、东到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遍及全国24个省市区的247个大中小城市,还向也门、科威特、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务。
换了脑子走出路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红旗渠浇灌出来的林县,如今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据了解,现在红旗渠的有效灌溉面积仍在30万亩以上,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从通水前的164公斤,如今增加到近500公斤。在耕地减少10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翻了一番多。累计绿化荒山150多万亩,占宜林荒山80%以上,其中经济林发展到30多万亩,年林果产量达到5000多万公斤。去年全县农民人纯收入79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200多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如何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过度,林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头脑是清醒的。他们扬本地优势之长,把带领全县人民致富的着眼点,仍放在了外出打工的十多万建筑大军身上。
汹涌的开放大潮,给蛰伏在太行山里的林县人,发放了走向市场经济的通行证。走出山坳,他们发现,天是那样的大,地是那样的广,路是那样的宽。
乡镇企业的崛起,奏响林县创业“三部曲”的第三乐章。去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9亿元,上交税金近亿元,在全省118个县中跃居第三位。且初步形成一些工业小区,工业走廊。
当10万大军在全国建筑市场刚稳住脚跟,县委、县政府就向施工队伍提出要求:每个施工队每年要给家乡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推销一种本地产品,创办一个乡镇企业,并负有信息反馈、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使命。
接受城市现代文明熏陶的林县10万建筑大军,观念在变,脑筋在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变。有这样一组数字,很能说明林县10万建筑大军10年来对家乡发展所作的贡献:为全县带回纯劳务收入30多亿元,为县乡村三级交管理费3亿多元,上交税金2亿多元,为教育捐资1.5亿元,200多名施工队长和建筑工人回乡创办、领办了企业。他们为家乡推销产品和提供信息创造的价值,更是无法计算。
城关镇麒麟台村办药厂,就是靠施工队提供的信息创办起来的。修过红旗渠、当过施工队长的王林兴,当初办厂时,给分布在各地的施工队发信,得到可靠信息后,便与太原一家军队办的制药厂合作生产氟哌酸。如今,这个厂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王林兴告诉记者,他已通过在吉林的林县建筑队牵线搭桥,正在与吉林中医中药研究院合作,再上几个中药新产品。
城郊乡上庄村,根据建筑队提供的信息,决定创建啤酒厂,并与北京五星啤酒厂联营,每生产一吨啤酒,付50元技术转让费。如今,这个泥腿子创办的啤酒厂,生产管理无可挑剔,产品畅销8个省,并出口朝鲜、俄罗斯等国家,产值税利已分别达到1700万元和460万元。今年4月,北京五星啤酒厂40多家联营厂汇集上庄,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
前不久,省委书记李长春到林县调查后,在谈到13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对林县发展所起的作用时,精辟地概括为: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路子,实现“五子登科”。
林县10万建筑大军走出太行、回乡办厂,带给林县的不仅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去年,全县财政收入5926.3万元,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2.4亿元,雄踞全省第一;综合发展水平跃居河南省第14位,比1990年上升了30位。
红旗渠水仍在日夜奔流,继续为林县人民造福。县委书记毛万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80年代开始,红旗渠的水量呈逐渐衰减之势,使林县人民再次产生了缺水的危机感。县委、县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改变治水方针,把“以引为主”改为“以蓄为主”,实行引、蓄、节、挖并举。他们没有向国家伸手,先后筹资6000多万元,在红旗渠沿线的山坡丘陵地区,建起数百个小型水库、池塘。在一些不宜建库挖池的地方,打机井、挖水窖。如今,不同形式的蓄水工程,如满天星斗散布在太行山麓。红旗渠把一个个工程串连在一起,形成了能引、能蓄、能排的灌溉体系,使红旗渠再现青春,再度辉煌。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