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山东的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0
第2版(经济)
专栏:周末特稿

  山东的路
本报记者林钢
山东的路,广东的桥,有口皆碑。
山东人不是待有了钱再修路。山东人因为多修路,货畅其流,促进了经济发展,老百姓也开始富裕起来。
在国家统计局的公报上,山东省的排名,逐年往前靠。1991年,山东全省国民收入达到1349.4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和工农业生产总值,都居全国第二位。
历届省长向人民代表报告工作,都要说上这么一句:山东经济这几年上得比较快,得益于交通发展。
让“先行官”先行
“七五”期间,是山东历史上公路发展最快、建设成就最大的时期之一。建成了济南至曲阜、烟台至青岛、潍坊至寿光、潍坊至安丘、辛店至东营、张店至博山、临沂至平邑、晏城至高唐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到1992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134公里。
山东的路,所以美名远播,在于它的高等级公路多,质量好,通过能力强。省会济南与各市(地区)、各主要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已经全部由一、二级公路联结起来。91%的县,做到了乡乡晴雨通车。广饶县实现了村村通沥青路。全国30个省市,山东的高等级公路占1/7。
给公路评分,最有发言权的是司机。外地司机到山东,都说“在这儿开车真痛快!”山东司机出差回来,无一不自豪地说:“就数俺山东的路强!”
虽然我曾多次到山东,这次还是在齐鲁大地专门对公路进行了一次考察。历时十日,行程约3000公里。我是叹服了。山东的路,这么宽,这么平整。有些路段,比如泰安至曲阜、烟台至青岛等公路简直美景如画。全省像这样已经实现GBM工程(公路标准化、美化)的路,已有1700公里。
沿途听到不少传闻。据说肥城的养路工,是用水平尺,一米一米地检验道路平整度的。肥城有人说,你坐汽车来,闭着眼睛,也知道进入肥城地界了。于是我想去肥城看看。陪同的公路局老李说,肥城的路在山东算不上最好的。有位领导干部出差山东,返程途中在汽车里闭目养神,路平如镜,睡着了。后来遇到一个坑槽,咯登一声把他颠醒。首长睁开眼就说:“出了山东了!”
我向各级干部请教,为何山东的路建设得好。回答都很朴实:“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早一点悟到了若要富,先修路这个理儿。”国内战争的硝烟一熄灭,山东老解放区的老百姓最先喊出了“若要富,先修路”的口号,开始修复战争年代破坏的路和桥。50年代是土路,当时只求通;60年代换成碎石路,70年代铺渣油路,80年代浇注沥青路面,90年代开始修筑高速公路。
山东人孔丘说,闻道有先后。道,就是规律。毛泽东把公路称作“先行官”,则是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一条经济规律。山东人让“先行官”真正先行了,经济就加速发展了。
路多,车多——车多,路多
修路要巨额资金。资金紧缺是全国性的普遍而现实的矛盾。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何山东的路修得又快又好呢?
我寻求答案。答案竟然很平常:把养路费用足、用好。山东在多渠道筹资方面,尤其是引进外资、侨资方面,远不如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目前山东收费的商品路桥,只有六座桥、一条路。
养路费是养护道路的。国家投资不足,把部分养路费用来建筑新路、改造旧路,已是通行的做法。山东路多,车就多;车多,养路费便收得多。养路费多,修路更多。路多,车更多……形成了良性循环。
所谓用好养路费,主要是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建一条,成一条,养护好一条,畅通一条。
山东很少有断头路。威海市更创造了他们称之谓“公路一家管”的经验。境内公路,不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在公路局统一管理和养护。小小的威海市,去年养路费收入达1亿元。公路建设多快好省,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公路完好率100%。
山东解决经费的另一来源是靠“给政策”。举其大者有二:一是提高养路费的收费标准。二是开征了客货运建设基金。政策就是钱。我作了调查,这种“取之于车,用之于路”的地方性政策,只要取之有度,完全可以“取而不怨”的。运输部门会算帐,道路畅通,路况良好,一天多拉一趟,各种损耗降低,经济效益大增。用司机的话来说:“值!”
看不见的巨额投资
沂蒙山区腹地,也有了二级公路,全长163公里。南端在苍山县向城,与206国道相接,可通往徐州、南京;北止蒙阴井旺庄,与省道韩莱公路相接,经济南,可直达首都北京。
这条路的路基工程,是沂蒙山区父老乡亲,出动民工27万人,投工916万个,用民办公助方式建成的。穿越410多座山头丘岭,横跨500多道峡谷沟壑。炸山、劈岭、填沟、架桥。一路之成,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是“沂蒙精神”的丰碑。
岂只是沂蒙公路。可以说,山东大大小小的路,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汗水浇铸成的。没有钱,可以贷款,而人民群众求富盼路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是花钱也买不来的。这是看不见的巨额投资。山东的路,修得又快,又好,又省,这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公路有商品性,公路又有公益性。中国民间群众集资修桥铺路的传统,绵延已数千年。早在1951年,政务院就颁布了“民工建勤”整修公路的大政策。山东是执行这项政策最坚决、最有成效的。政策规定,公路沿线的农村整劳动力,根据需要,每年要出勤(不超过)5个劳动日,义务修建公路。山东的实践证明,这项政策,适合国情、顺应民心。一路上我作了调查,群众痛恨苛捐杂税、巧立名目的摊派(包括强迫订阅报刊),唯独对集资出工修路很拥护。有新的民谚为证:“无路金成铁,路通铁成金”、“修通公路、引来财神”、“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
征地拆迁,是公路建设中最棘手的大难题。山东有条规定:境内修建公路、征地、拆迁和土地占用费,一律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山东公路的造价,在国内是最低的。就因为这里有人民群众的牺牲与奉献。
通向蔚蓝色的海洋
济青公路全长318公里。在济南,我参观了已经建成的从零公里到机场的16公里路段,好气派,好壮观。在中段潍坊市,我踏勘了固若金汤的路基工程,有些地段防护栏、隔离栅也开始安装。而在公路的终点青岛,我见到了国内最大的公路立交桥。交叉盘旋,气象万千,可与北京的立交桥相媲美。
据介绍,这条高速公路,采取国际招标,全部机械化施工,推行健全的监理制度。到1992年底,累计已完成投资9.7亿元,建成路基270公里。1993年底可全线建成通车。
公路局长告诉我,到1997年,山东要提前三年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的现代化公路网络。一环者,沿渤海湾,环黄海,将贯通一条高等级的环海公路也。烟台、威海、青岛等著名港口城市,与正在崛起的龙口、日照等新的港口城市,将由这条沿海大动脉贯通起来。有这一环,可了不得,满盘皆活了。展开地图,对于山东公路的未来战略构想,便可一目了然。通过公路主骨架网络,山东这个沿海的公路大省与内地血脉相连。而通过这一环,山东陆上的路,与通向世界的海上的路,也整个儿联通了。省境内每一个城市与乡镇,从家门口的路,便可走向任何一个港口,与世界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往来。
山东的路,通向蔚蓝色的海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