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均富”何时实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4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均富”何时实现?
郁辛
台湾“主计处”最近完成的《九二年台湾地区家庭统计调查》显示,去年台湾地区家庭所得差距拉大,岛内社会大众对贫富不均日渐恶化深感不满。台湾“中央研究院”近日一项调查显示,民众对岛内贫富不均状况,认为很严重的达百分之七十四点七,认为非常严重的比率从一九九一年八月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一,提高到百分之四十点三。由此可见,民众不满情绪持续发展。
“主计处”以台湾传统作法,将所有家庭所得数按量排队,平分五份计算。结果显示,最富有组(占总数百分之二十)家庭平均所得为一百二十三万六千(新台币,下同),最贫组(占总数百分之二十)家庭平均所得为二十三万六千。高低所得差距为五点二四倍,比一九九一年的四点九七倍明显增长,创下历史新纪录。
调查资料分析,台湾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主要原因:房地产资产分配不均及地产价格飞涨。一些新暴发户把大量现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价格成倍增长,那些低收入者穷困潦倒,既买不起房,也租不起屋,只得做“无壳蜗牛”。中小企业因房地产暴涨、工资等各种成本提高,经营日趋困难以至破产。在“金钱游戏”盛行,暴发户操纵房地产的社会形态下,受薪阶层永远追不上投机获取暴利者。再者,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造成低收入人员寻求兼职的机会减少。而且由于文化水平和技术的要求日高,调整工作、增加收入也更为不易,而由此造成的失业率也有微升之势。据台湾“劳委会”统计资料显示,一九九二年失业人数为十三万二千人,较一九九一年增加二千人。此外,家庭规模缩小,原有数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逐渐减少。一九九二年由年轻人组成的新家庭即达二十点二四万余户。今年上半年,台岛离婚对数高达一万四千八百余对,向社会推出大量单亲家庭。年迈夫妇家庭因收入较高的子女离去,或收养父母离异的孙辈,而使平均收入降低。
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以“均富”作为今后追求的目标。然而台湾的贫富悬殊却愈来愈大,据台湾报刊披露,台湾十大超级富豪,其身价均在百亿元以上,多者竟高达八百五十亿。几家大富豪的资产加起来,相当于台湾一年总预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谓“富可敌国”。
“有钱不是罪恶”,某些官员振振有词地一再说这句话。可是升斗小民想到一位高官手上几张高尔夫球证价值上千万,相当于他们辛勤工作若干年的薪水时,叫人情何以堪?再以拥有住屋一项看,去年台湾户口及住宅普查显示,台湾地区空屋数近六十八万户,空屋率高达百分之十三点一一,但无钱买屋的“无壳蜗牛”比比皆是。又叫人作何感想?在台湾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情势下,所谓“繁荣均富”的理想何时才能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