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踊跃储蓄谨慎投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1
第1版(要闻)
专栏:

  踊跃储蓄谨慎投资
本报评论员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金融活动,是资金供应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后盾。
公民个人和家庭如何正确参与社会金融活动,积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踊跃储蓄,谨慎投资。
储蓄在国家金融活动中,历来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70%依靠银行信贷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的50%左右又来源于储蓄。我国人民克勤克俭,历来有储蓄习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今后来自银行储蓄的间接融资,仍将是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各种不同形式的直接融资,则处于补充地位。不仅我国如此,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可以为农产品收购资金、粮棉预购定金等提供保障,为企业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提供来源,为国家重点建设筹措资金。在各种融资活动中,银行通过吸收储蓄提供的信贷资金成本低,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最终对人民有利。因此,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储蓄,就是放眼全局、支持国家建设的实际行动。
储蓄于国有利,于民也有利。国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储蓄利率,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储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历史经验证明,在经济生活发生某种变动的情况下,国家对储户的利益是高度负责的。储蓄是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硬债务”,不论何时,都会保证支付,保证按期还本付息,因而风险是很小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除国家发行的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以外,地方和企业也发行了一些地方建设债券、企业债券以及企业内部股票、上市股票等等。这是改革过程中金融逐步搞活的表现,广大群众有兴趣参加各类投资活动,也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各类股票、债券的信用程度不同,因而有无风险和风险程度也是不同的。
国库券是由国家信誉和财政担保的,被人称作“金边债券”。它的投资收益在各类债券中虽然不一定是最高的,但流通性和安全性是最好的,基本没有风险。而且由于国库券在国家直接调节下,投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社会效益也最好,踊跃认购国库券应该成为公民投资的第一选择。
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发行的债券,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群众当然可以购买。但从目前看,我国的投资法规不健全,社会集资行为还不很规范,企业的经营机制尚在转变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少数不法之徒利用其中空隙,进行投机诈骗活动。因而各类企业债券的信用程度很不相同,投资风险程度差别很大。广大群众在购买债券时要反复度量,谨慎从事,一定要弄清:这些债券的发行是否经过证券主管机关的批准?是否经过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有无可靠担保?它的债券发行额与自有净资产的比例如何?它的经营状况如何?资金投向什么地方?投资预期效益如何?在情况弄清之后,才可决定是否投资。投资者希望债券利率高些,这不奇怪,但是债券利息的实现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定。我国目前的资金利税率只有13.47%,除掉税收,纯利率不高。投资者在考虑债券利率时,要尽可能现实一些。
购买股票在各种投资行为中风险是最大的。股票一经购买,不能退出。股票价值的升降,依靠四个因素,一是企业收益,二是企业资产变化,三是股票市场供求,四是银行存款利率。股票价值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它的收益是不确定的,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股票购买者一定要弄清资产净值、生产经营状况等一系列情况后,才可投资,而且一经投入,就要时刻观察动向,那是相当劳神的。至于购买企业内部股票,也要认真想一想,本企业是否经过了真正的股份制改造,基本上转换了经营机制?是否经过了严格的资产评估和财务会计审计?是否有正确的投资方向?否则,一旦出事,职工就要冒职业和金融资产的双倍风险,因而不可不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