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弘扬奥运精神的殿堂——奥林匹克博物馆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弘扬奥运精神的殿堂
——奥林匹克博物馆巡礼
郑园园
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于6月23日在瑞士洛桑落成。
洛桑,俯瞰着秀美的莱蒙湖,遥对着峻峭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1915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将总部设于此。因此,这座从未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有了“奥林匹克城”的称号。
在洛桑建立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是一个延续了80年的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皮埃尔·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即提出建立博物馆的设想,但他的梦一直未能实现。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后,多次表示,要实现顾拜旦的遗愿,建立一座博物馆,用以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与传统,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对艺术、文化、经济及世界和平的影响。在他的推动下,建馆工作终于提上了日程。1986年,国际奥委会同洛桑市政府合作,在洛桑风景最美的乌希湖区买下了一片坡地,经过近5年的施工,一座古典风格的建筑出现在洛桑的青山绿水间,向世人展现着它的绰约风姿。
这是一座白色建筑,线条简洁明快。博物馆的正面由两层白色大理石贴面的护墙组成,正前方,竖立着两排共8根大理石圆柱,它们来自希腊的萨索斯岛,是希腊政府赠送的,据说是世界上最白的、纹理最少的大理石。这一片纯白,象征着和平、象征着“费厄泼来”体育精神,也让人想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明媚的阳光。8根圆柱中,有两根分别镌刻着历届奥运会及冬奥会的举办年份及主办城市的名字。还有一根柱子刻着国际奥委会历任主席的名字。博物馆前右方,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盆。6月23日下午,世界女子滑冰冠军维特将火炬盆点燃,奥林匹克火炬从此将长明不熄。博物馆四周,为奥林匹克花园围绕,这里有青葱的绿地,有百年橡树,更有郁郁苍苍的松柏。罗丹、布尔德尔、波特罗等大师的体育雕塑作品矗立其间,雕塑人物那刚健有力的动作,像是在向参观者宣示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漫步花园,你会感到,艺术与体育结合产生了何等撼人的力量。
博物馆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为了与洛桑的田园风光协调,地上建筑只有两层,其余3层在地下。进得展厅,我们首先看到一堵白色的“捐赠者纪念墙”。建造博物馆耗资6500万美元,其中70%来自捐赠。40来家企业和一些奥委会成员国的名字镌刻其上。在这堵墙的正中,我看到了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金色图案和中国奥委会的金色字样。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世界上奥运资料最齐全的收藏所。从公元前776年首届古代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山的模型,到首届现代奥运会的纪念金币,从顾拜旦的生平照片、著作,到1936年以后历届奥运会使用过的火炬,一一陈列,清晰地展示了奥运发展轨迹。参观者还可以从3面“电视墙”上,欣赏到奥运史上那无数个精采的“一瞬间”。博物馆的地下部分是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这里有1.5万册图书,有可以播放7000个小时的音像资料,还有20万幅照片。参观者可以“阅读”到一“本”又一“本”奥运史册,可以重睹你心中的奥运英雄的丰采。
6月23日,博物馆揭幕这一天,洛桑市的居民涌到湖边,幸运地成为博物馆的首批参观者,来看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6个城市举办的城市展和艺术珍宝展。国际奥委会对6城市一视同仁——每个城市在博物馆内都占有相同面积的场地,举行相同主题的展览,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一天,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我听到了对中国文物珍宝的阵阵赞叹声。中国送来参展的9件文物,从仰韶文化鹰形鼎、商代青铜面具,到金缕玉衣、凤冠、龙袍,件件是举世闻名的无价之宝。洛桑居民惊叹灿烂的中华文明,更为中国申办奥运的诚意所感动。一批又一批的贵宾和普通观众,其中有西班牙王后索菲娅,也有充满稚气的小学生,在中国文物前,在30幅介绍北京市政建设和北京申办奥运活动的巨幅照片前,伫立良久,他们提了许多问题,渴求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个忠实成员——中国,有更多的了解。奥林匹克博物馆,把中国同奥林匹克运动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