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从章夫人留德轶事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从章夫人留德轶事说起
龙岩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他的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记载了章士钊先生的夫人三十年代旅居德国的一段轶事。章夫人当时在德国陪儿子读书。她是留英学生,崇拜英国和英文“不下于英国人”,因此她不肯屈尊去学德国话,认德国字。那么,生活怎么办呢?她自有办法——手持一本英德小字典,想买什么东西,先找出英文,用手一指,店员就明白了下面跟着的德文;要买三个或三斤,再伸出三个手指头,于是买卖立刻完成,“不费吹灰之力,皆大欢喜”。就这样,她在格丁根一住六七年,连一句“早安”“晚安”都不会说。然而,她毕竟是生活下来了。
在中外交流的历史上,像章夫人这样有偏见不肯去学驻在国语言者大概是个很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恐怕是因为种种原因有心学而学不透、学不通,所以口头上笔头上都免不了出现“洋泾浜”,即半通半不通的外国话。有些善良的同胞很怕自己的洋泾浜遭人耻笑,于是越发不敢去说、去交流。
笔者曾遇到过生活在德国的外籍人,很多人真正是一口洋泾浜德语,逼得与之打交道的德国人也不得不放弃那复杂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准确而“洋泾浜”起来:“你。明天。来。”结果对方反而明白了,“皆大欢喜”。操“洋泾浜”德语的外籍家庭妇女讨价还价最起劲,最通晓购置物美价廉生活用品的窍门,她们的勇气和自信令人钦佩。我也碰见过一些开中餐馆的老华人老华侨,文化水平不高,能说一口标准的汉诺威德语的寥寥无几,然而他给你讲起生意经来,讲起德国的税收、保险制度,俨然一个自学成才的经济学家。由此看来,洋泾浜说说也无妨,说洋泾浜的未必就办不成事。
而且,有些洋泾浜用语流行日久,据说还堂而皇之地被“扶了正”。比如“很久没见了”这句话,英文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 haven’t seen youfor a long time.”一些人凑凑合合地说成“Long time no see”——不合语法,但意思明白了。久而久之,有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竟然也“Long time no see”起来了。
看来洋泾浜不可怕,也不可憎,只是有点滑稽。那么可怕的是什么呢?笔者管见,可怕或可虑的是不知道该用外语去达到什么目的,去交流什么,去“拿来”什么。数学家外语差一点,尚可以用公式这种特殊语言去弥补不足,但如果数学家连公式也模模糊糊,那才是顶要命的事。笔者接触过一些日本人,西方几种主要语言说得都不见佳,但是日本战后在学习先进技术方面最为积极也最为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首先是目标明确,其次是重视技术专业知识,这是日本人去学外语的动力和目的。外语千头万绪,日本人大概最重视的是技术外语。
话要说回来,笔者并非是在赞美洋泾浜。以外语为主要工具的人士说洋泾浜是不能原谅的;即使是其他非说外语不可的人士,也不应该永远停留在洋泾浜的水平上。这篇杂感想说的不过是,在对外交往中比外语这门武器更为优先的是要通晓自己本行的专业知识,以及想用外语去达到什么目的,如同章夫人知道她要买几个什么东西一样。洋泾浜这个阶段实际上是逃不过去的,有一个大致的基础,鼓起勇气去交流,在实干中去完善,最终也就跳出洋泾浜阶段了。别的事情大约也是这个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