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乌干达经济初步恢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09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乌干达经济初步恢复
新华社记者赵鑫福
乌干达在6月30日结束的1992—1993财政年度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这是3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通货膨胀率已从1992年6月的63%降到今年5月的负1.3%。在非洲国家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下,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1986年穆塞维尼总统执政之初,乌干达经过长达近20年的内乱,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据统计,乌干达国民生产总值在1972年至1986年间不仅没有任何增长,反而下降了40%,通货膨胀率高达375%。
面临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的局面,穆塞维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和恢复经济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济复兴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新政府采取了软硬两手政策,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结束了内乱。
同时,为结束乌多年的党派之争,新政权将各政党领导人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吸收到内阁中来,组成一个“有广泛基础”的联合政府,从而确保了新政府的各项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
在经济方面,新政府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在过去7年中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大胆实施一项全面的改革计划。迄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逐步放开物价,先后十几次贬值乌币先令,设置外汇兑换第二窗口,旨在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裁减政府工作人员和武装部队,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预算赤字;调整、整顿国营企业,对长期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鼓励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来乌投资办厂。
此外,新政府强调优先发展农业,从有限的外汇收入中拨出大笔款项用于进口农业机械、化肥和种子。政府还多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实行生产多样化,多生产除咖啡、茶叶之外的非传统出口产品;在全国各地设立农业基金,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农民增加投入。乌干达农业因此连续6年得到增长,年均增长幅度近10%。这对农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约75%的乌干达来说,显然是一个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穆塞维尼政府还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新政府执政7年来,共兴建或修复公路近5000公里,其中柏油路大约2000公里,砾石路3000公里;修复并更新了一些铁路设施,进口了3辆机车和700多节车厢;修复了两个轮渡码头,进口了5艘载重量为20吨的轮渡船,开通了通往坦桑尼亚的铁路轮渡线路。另外,新政府还采取种种措施,改善供电、供水、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穆塞维尼政府执政以来,乌干达经济连续7年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近6%,经济已得到初步恢复。目前正朝着长期、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
(新华社坎帕拉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