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堤毁了,洪水来了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3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编者按:汛期已到,防汛成为各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该说,今年的防汛工作准备是充分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确保大江大河安全渡汛。那么,在具体落实防汛、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过程中,还有没有薄弱环节或尚待解决的问题呢?本版今天刊登的读者来信和记者的调查附记说明,在一些地方这些问题不仅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需要赶紧想法解决。
防汛重在防。未雨绸缪,才能赢得主动。所以,该到位的物资必须尽快到位,该排除的险情隐患要立即排除。否则,一旦洪水来临,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已发生洪涝灾害。各地政府部门要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防汛工作,切不可疏忽大意。
  堤毁了,洪水来了怎么办?
我们村在漕河沿岸。1963年漕河发洪水冲毁了半个村庄,村民损失严重。洪水过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我们几个村用工2万多个,筑起4公里长的拦洪大堤,遏止了漕河洪水泛滥。然而,近年来,村里不顾村民的强烈反对,毁堤卖沙,直接威胁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止这种毁堤行为。
河北满城县大册营乡方上村李顺明王总义等
调查附记
记者最近到方上村实地进行了调查。
漕河发源于河北易县,流经满城县、徐水县,穿越京广路入白洋淀,全长110公里。方上村村边的漕河河岸为沙质土,行洪时极易坍塌。1963年洪水后筑起的拦洪大堤长4公里、宽8米、高3米,抵御过数次洪水,作用显著。
方上村毁堤卖沙是从1989年开始的。当时是以疏通河道为名。现在,原堤上栽种的大树业已砍伐殆尽;堤坝的绝大部分,坝身的粘质土被取走卖了钱,坝基已成了采沙场,遍布直径数十米的大坑,所剩几段堤坝,总长还不足百米。目前,采沙的范围和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一些采沙场的边缘已经与生长着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的耕地连在一起。当地农民说,靠近采沙场的耕地一直是村民的责任田,现在村里不让种了,留着挖沙,说是搞“开发”。村与河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防汛设施和保护地带。
漕河沿岸方上村段沙层较厚、沙质上乘,卖沙收入颇丰。据方上村委会统计,1991年村里卖沙收入8.9万元,1992年卖沙收入18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0多万元。毁堤挖沙的思想根源,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漕河防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防汛年年搞,不见洪水来。
满城县1989年制定了《漕河河道治理规划(摘要)及补充意见》,提出结合开挖疏通水道开采河沙,并规定开采要集中在规划断面宽度以内。满城县有的同志认为,方上村原有的河堤已不起防洪作用,经过挖沙,河漕变深,自然能保证洪水安全通过。
保定市水利局局长告诉记者,从方上村原有大堤所起的作用来看,存在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替代的水利设施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现在大堤没有了,仅凭松软的沙质土层河岸抵御洪水侵蚀,是十分危险的。漕河水流量通常不大,但若不做好防汛准备,一旦出现连降暴雨等紧急情况,对方上村、满城县、保定市都会有相当大的威胁。
现在,满城县委、县政府对方上村乱挖沙的情况很重视,整顿措施将陆续出台。
本报记者王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