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首批42位年轻专家入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首批42位年轻专家入选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李宏伟报道: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现已开始实施,首批42位年轻专家入选。今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人民大会堂与部分优秀年轻专家进行了座谈。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旨在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与脱颖而出,其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年轻学科带头人与骨干。这一计划还包括设置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专项基金,向国家、地方政府科技计划部门和其他科技投资部门积极举荐优秀年轻人才等。1993年度首批入选的42位年轻专家分别来自能源、农业、材料、信息工程、生物技术、交通运输、化学化工等领域。这些年轻专家分别是教授、副教授,其中18位已是博士导师。他们大多是30多岁,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秀。
李岚清在座谈中听取了专家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之后说,培养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骨干人才,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着力培养一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素质要好,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业务水平要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学术上有突出成就,在本领域有较高威望;对学科发展有预见性,善于洞察科学前沿与突破点,能正确选择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教学方案;有组织管理能力;作风端正,治学严谨,能团结合作。
李岚清强调,确定培养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方针,应是稳定国内优秀人才与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并举,不论留学与否,一视同仁,重在真才实学与思想品德。要坚持在实践中选拔和造就年轻学科带头人的方针,通过实行平等竞争,择优扶植原则,对优秀者给予重点支持,但不能拔苗助长,应使优秀者都有机会参与竞争,发挥作用。
李岚清指出,培养造就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予以关心和支持。要认真解决相应的投入问题和这些人的待遇与住房问题。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潜力,努力提高效益。在科研项目的规划与安排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能分散人力、财力。他希望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一如既往地指导、扶植年轻一代的成长;广大青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则要不负众望,正确认识当前出现的暂时困难,不断提高自己,勇攀高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