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大开眼界——观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3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开眼界
——观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
顾孟潮
书籍,是最能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水准和发展历程的天平。这在最近(六月六日至七月十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中再次证实。显然,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制作,学术水平很高,信息量很大的展览。其说明文字简明扼要,主要以图片、实物和录相解说为主,生动、直观。尽管我多年来与文字打交道,书文知识略知一二,但观此展眼界大开,感触很深,感觉值得向国人推荐。
展览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确实是一个文明古国。几个年代数字给人的印象很深。四千五百年前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文字,是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已具有象形和含意的特点。一千八百多年前,即公元一○五年,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九百多年前,即一○四一至一○四八年,宋代毕升发明了活泥字印刷术,比欧洲人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书籍早了近四百年。最令我吃惊的是,在欧洲活字印刷术刚刚起步时的中国明代,已有了彩色套刻印技术。展出的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刻彩印本《程氏墨苑》的天老对庭颂的彩色插图,为金黄、桔红、墨绿三色套印,十分精美。可如今市场畅销的是进口三色机、进口铜板纸,香港、日本的印刷品……就连本次出国展览的说明书也是拿到香港去印刷的,不知国人对此作何感想。
古代中国人做事极为认真。展品中有一尊不大的西晋时的校雠俑复制品令人警醒。西汉刘向所著《别录》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书若冤家相对,为雠。”这件湖南出土的西晋校雠俑,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校雠的形式和校勘学的发展的优良传统。联想到当前报刊书籍文字差错之多国人已司空见惯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汗颜。
展品中,云南傈僳族的“鸡毛信”实物(复制品)也有促人深思的作用。头人在作为信件的木片上同时绑上鸡毛、火炭、辣椒三物,无非是为了表达一个“急”字。我们有幸享受今日现代文化成果的人,怎能不珍视这个“急”字呢!爱国、爱书、爱字、爱智慧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