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蓝盾,黑土地的“保护神”——东宁县公安局保护农民利益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蓝盾,黑土地的“保护神”
——东宁县公安局保护农民利益纪实
本报记者刘工践武培真
“是民警让我当上了万元户”。暖泉二村烤烟专业户吴云强家14万株烟苗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砍光。县公安局长、共产党员刘平立即组织精兵强将侦破,3天就侦缉归案。看到吴云强捧着被毁的烤烟悲痛欲绝的样子,刘平下令:破了案,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还要帮助专业户恢复生产。干警们三次登门吴家研究措施,帮助购买烟苗,亲自栽到地里。秋后,专业户烤烟净收入1.1万元。吴云强逢人就讲自己万元户的来历。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东宁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工作重点放到保卫经济建设中来,有力地保障了这座边境县城的治安稳定,保护这绥芬河流域黑土地农民的利益。几年来,为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害,特大案件的破案率始终保持100%,重大案件破案率在80%以上。今年前5个月,侦破各类经济犯罪案件总价值50多万元,结案时他们把钱全部登门返回农民手中。
他们牢固树立为民意识。西瓜不嫌大,芝麻不嫌小。凡是侵害了农民利益,他们都认真对待。老黑山的乡镇企业被盗十几万元,他们把现款追回;农忙时节38条耕牛被偷,他们缉拿犯罪团伙,找回耕牛;五星村4只小鸡丢失,接到报案,三岔口派出所带领干警跑十几公里路,坚持工作两天两夜,把侦破50元钱的赔偿费送还一位朝鲜族失主,激动得这位妇女当即在院子里跳起舞蹈;一次,他们破获了一起偷了两只大鹅的案子,派出所干警利用休息日挖来青菜,将大鹅精心养起来,第二天连同鹅下的蛋,登门还给失主。
今年3月,东宁县公安局进一步做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办实事的30条规定,把前几年深受农民欢迎的好做法、好经验写进规定之中,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比如,坚持交警检测车辆上门、办驾驶员学习班上门。一改过去全县的驾驶员开着车来县城检车或办证的办法,交警深入各村屯农户家中,利用早、午、晚农民吃饭的空隙时间检车考评,为的是不耽误农活,这样每年为全县养车户减少损失20万元。另外,他们针对东宁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广人稀、山多路远的特点,坚持各基层派出所干警包片包户,为农民代办户口、代取代邮邮件信件、代购农机具部件、种籽、化肥、代查失散亲人的“四代办活动”,人们称誉他们是“背篓民警”,仅代办户口一项,今年1至5月,就达3000多件。
每当春耕、夏锄、秋收大忙季节,都可以看到东宁县这支人民警察队伍淌着汗水战斗在支农第一线。前年战草荒,刘平领着76名干警到大城子村,要村长把军烈属和草荒最重的地交给他。人们说,铲得最净的是民警;中午只要白开水,人人吃自带干粮的是民警。农民邰振海三垧责任田荒得要绝产了,干警奋战一天全部铲完。这位曾年年不愿交公粮的农民,流着泪表态:“今年我要第一个交公粮”。
打铁需要自身硬。他们珍惜头上带有国徽的蓝色盾牌。对待坏人,他们执法如山;对待群众,却鱼水深情:从不吃办案饭,喝办案酒;不卡民、不扰民、不收任何馈赠;也不以任何名义向村屯乱摊派、乱集资。一个个体户鱼塘被炸,仅半天就破了案。在村公堂吃饭时,鱼塘主人把炸死的鱼炖了一锅,送给民警,被婉言谢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