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俏货:一锤定“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7
第2版(经济)
专栏:

  俏货:一锤定“价”
于振海郭提
随着一声锣响,市场十分紧俏的280吨苯酚和140吨聚氯乙烯在太原化工厂现场成交。长时间苦盼,产品最终到手的几位用户高兴地说:“竞价销售,公平竞争好。”
太原化工厂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大型企业。今年以来,这个厂生产的苯酚和聚氯乙烯市场看好,产品销售价格节节攀升。可是产品紧俏,用户骤增也给企业的销售活动带来许多新问题。公司和上级一些部门领导写条子求购,铁路、电力、金融等行业的人员也利用业务关系要求“优惠”,对此企业感到应接不暇。针对这种情况,厂销售部门决定拿出一部分紧俏产品进行竞价销售。
7月6日上午,来自全国近百家用户的150多位客商汇集太原化工厂销售处,参加竞价。第1轮是30吨苯酚暗价交易,一张张三寸见方的白纸上顾客写出自己保密的价码,结果来自江苏镇江贸易公司的用户以高于该厂每吨产品售价近千元的价格成交。这位用户高兴地说:“我们报对了!如果少报100元,货就另属他主了。”
接下来是第2轮、第3轮,一共17轮下来,厂家准备的420吨货物全部销售完毕,现货现价,成交额369万元,厂方比计划售价多赚了37万元。
厂家向用户竞价销售自己的产品是件新鲜事。厂里的销售人员说,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订的合同兑现情况很差,经常出现有合同的不提货、没合同的无货提,《条例》把产品定价权给了企业,竞价销售紧俏产品,今后我们还要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