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国债工作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金融家谈国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9
第5版(理论)
专栏:

  国债工作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金融家谈国债
1981年,国务院决定发行国库券。到去年年底,国债发行累计总量为1700亿元。现在国债收入在每年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已接近10%。这表明,它已经不单是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一种临时性措施,而成为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财源。然而,今年的国库券发行工作一度步履艰难。出现这一局面,首先可以归因于投资过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金融秩序不健全等。但从深层次看,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和成熟,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本报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刚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的部分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就国债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改革国债体制培育国债市场
财政部部长刘仲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债是国家信用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债收入不同于税收收入和国家直接投资而取得的利润收入。它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借社会资金取得的收入。所以从本质上讲,发行国债属于一种市场筹资行为。我国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资金不足将是一个长期问题。过去几年里,我们用发行国债的办法筹集了相当数额的重点建设资金,对于支援国家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债发行作为一种市场筹资行为,要逐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要。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国债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曾一度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还将继续做一些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从逐步完善国债的发行、流通和管理体制入手,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债市场体系,最终建立起一个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相互衔接的,国债“借、用、还”相互配套的良性循环机制。
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邱晴:
国债是一种金融工具,具有金融商品或金融资产的属性。国家运用国债这种金融工具,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投资者(包括机构和公众)运用国债这种金融工具,实现自有财产保值、增殖的目的。应当说,这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国债观。还应当看到,不仅一般的公众和法人机构,而且在我们管理经济工作的领导机关中,也有不少同志尚没有建立起这种新的国债观。也许可以说,这是我们深化国债体制改革、培育国债市场的最深层的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广大群众在购买国债中所表现的为国分忧的热情,我们必须加以爱护;但如果我们不抓紧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国债市场,那就会挫伤这种爱国热情。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已连续三年担任国库券承销团的副主干事。我们力图通过我们的努力,改革国债体制,培育国债市场,使国债成为真正的“金边债券”,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更有效的金融工具。
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的必要性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鸿儒:
1991年、1992年两次国库券发行承销试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国债发行朝着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在这两次试点当中,直接向财政部承购包销国库券的承销公司都有七八十家,数目过多又不固定。当时对承销公司的资格和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一些承销公司的行为不够规范。所以远不能说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运行机制已经健全。
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所谓一级自营商,就是有资格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国债的金融机构。它们通过自身的融资活动和开展分销、零售业务,帮助国家完成以国债形式筹集社会资金的任务。在国债进入流通后,它们则要积极开展交易代理和自营业务,承担起维护国债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性的义务。由于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参与,以及国家采取竞标方式确定国债发行条件和承销商名单,这就使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率的国债发行市场成为可能。可以说,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要比过去主要依靠计划分配和组织认购等行政手段来发行国债,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当然,建立起这样一个制度,真正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非易事。例如,这首先对我们的金融机构开展国债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机构获得了一级自营商的资格,不一定说明它完全具备了相应的素质。
最近,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标准及确认办法(试行)》。根据这个办法,我们在今年第三期国库券(非实物)发行承销试点中,确认了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这意味着我国国债发行的改革又迈出了一步。
南方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诗:
多数发达国家国债市场的规模都十分庞大。不论从发行量还是交易量来看,国债市场都大大超过企业债和股票市场。例如,美国政府每年都要发行成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上每天的国债交易量也是以千亿美元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采取行政手段发行国债。政府和国债投资者之间的中介职能,只能由国债一级自营商来承担。因此,各国的国债一级自营商都是那些资本实力雄厚、信用等级很高、融资能力和分销能力都很强,而且在国债二级市场中的交易量达到相当规模的金融机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国债市场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就对我们这些国债一级自营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活跃二级市场促进国债发行
华夏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峻:
国债能够成为“金边债券”,是因为它具备两个条件。这首先是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几乎不存在国家不能偿还的风险。另一个条件也很重要,但我们有些同志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是国债的流通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转让、交易和兑付。由此可见,同任何其他有价证券相比,国债应当具有最好的流通性。具体来说,在一种国债到期兑付本息之前,它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对于持券人来说,是通过转让使手里的国债券变成现金;对于购入者来说,是通过同一交易使手里的现金变成国债形式的金融资产。
在1988年以前,我国国库券不能自由转让。那时除了黑市以外,没有国债二级市场。这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没有流通性的国债,不能成为“金边债券”。这几年允许国债交易了,但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再加上宏观经济的种种因素,国债的二级市场很不活跃。致使在出现前两年“国库券热”之后,今年又出现了“国债发行难”的问题。这又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流通性不好的国债,同样不能成为“金边债券”。有同志认为,今年国债发行难是因为利率还不够高。但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在多数国家,国债的利率通常都是低于公司债甚至低于银行储蓄利率的。在正常的金融秩序中,收益和风险成正比。如果国债的安全性和流通性都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它的发行当然不必需要过高的利率来支撑。
由此可见,现在要认真做一做“搞活”国债二级市场这篇文章了。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副总干事王波明:
我们“联办”连续三年接受财政部委托,协助组织国库券承销试点,并担任试点工作“总协调”。我们把培育国债市场看成是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联办”发起创建的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自1990年开通以来,在促进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高效的国债二级流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最近一年里,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债二级市场活跃程度有所下降。这是导致今年国债发行难的直接因素之一。机构及公众投资多元化和资金分流,固然对活跃国债交易产生不利影响;而市场的运行机制远未健全,则是更深层的原因。例如,要积极、稳妥地开发出国债期货等新的金融工具,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从国债交易参与者的身份来看,目前各主要专业银行的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尚未开展起来。可见要进一步健全国债市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以断言,国债流通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必将促进发行市场的成熟。“联办”和STAQ系统将为此继续做出努力。
专业银行要积极参与国债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张肖: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专业银行参与国债市场至少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成为国债的重要投资者,即通过购进和持有国债券,使国债成为银行资产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是在帮助国家通过国债方式筹措资金的同时,也使银行的资产获得了稳定的收益。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使国债在专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中提高到合理的比例,还将有助于专业银行运行机制的转换,加速其企业化的步伐。专业银行应当成为国债二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它们积极参与国债交易,既是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使之保持应有的合理性的需要,又可以成为增加资产收益的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专业银行以其较强的资金实力承担起维护国债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性的义务,既是对国债市场健康运行所做的一种贡献,同时也为维护自身持有的国债的流通性所必需。大的专业银行还应当积极参加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这与其直接投资于国债和参与二级市场的交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专业银行可以利用其遍布各地的网点,开展国债的分销和零售业务。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来看,继续开展并不断扩大这项业务,不仅是专业银行应当承担的一项社会职能,而且也是有利可图之举。
出于以上考虑,中国工商银行参加了今年第三期国库券发行承销团,担任了承销团主干事,并且被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正式确认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行长洪允成: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证券管理法规中,都贯彻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两业分离”的原则。不过,这个原则并没有被运用到国债市场上。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两业分离”原则的提出,是基于银行业与证券业在资金来源及其风险承受能力上所具有的性质上的差别。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机构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储户把钱存进银行所要求的是安全性和方便性。所以除长期投资银行外,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融通短期资金,而不具备承担长期投资风险的能力。国债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在安全性和流通性上,同企业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相比,存在着质的不同,被称为“金边债券”。因此,银行开展国债一级市场业务和二级市场业务,并不承担过高的风险。事实上,在各国的国债市场上,大银行通常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它们在国债发行时的承购包销、二级市场的交易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郑炎宗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