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厂小骨气硬——记优秀共产党员王泽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4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厂小骨气硬
——记优秀共产党员王泽云
杨旭李石岩杨长生
今年56岁的王泽云,在湖南宁乡石化总厂任了28年书记、厂长,先后18次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4次评为省、市优秀企业家,1991年评为全国轻工系统先进工作者。1988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将这个厂命名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要问他的主要功绩,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的他,靠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靠艰苦奋斗,靠唯才是举,把一个县属集体企业从年销售额由4000元发展到超亿元,年利税由500元发展到1800万元,产量、产值和创汇在同行中稳占三项全国第一。
1965年,当组织将做寿衣、搓麻绳、弹棉花、熬土硝的36双手和4000元固定资产组成的零星社交给他的时候,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事业。
70年代初,我国柠檬酸生产刚刚起步,国内市场主要依靠进口。而柠檬酸的原料主要是红薯干,宁乡有的是,王泽云看到了柠檬酸在市场上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宁乡生产柠檬酸的有利条件,决心闯一闯。企业小想上大项目,真是步步艰难。第一是缺资金。他带业务人员跑长沙,上京都,蹲车厢、睡码头,饿了就要个馒头,来瓣大蒜,找各有关部门汇报、磨嘴巴皮。上级部门被他的热忱和干劲感动了,从国家核留外汇中划给他117万元。第二是缺技术。他亲自带队到江苏南通、上海学习,将全国发酵行业的权威、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的朱文正工程师请到厂里,白天和朱工一起跟班转,晚上自己挑灯苦学。他听说抚顺石油一厂高级工程师朱鑫,被错划右派后从东北下放回到了宁乡农村,正蹲在一个小机械厂当制图工,他马上找到朱鑫,真诚邀他去自己工厂工作,并表示“只要你出山,风险我承担”。终于将这位饱经沧桑的知识分子请到了厂里。经过两年的奋斗,一条自己试验、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年产300吨的柠檬酸生产线建成了,规模成了全国第6家,当年就赢利40万元。
王泽云越干越欢,他有把天边的彩虹拿到手里作彩带的勃勃雄心。1984年,该厂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登出了招聘启事。求贤若渴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情意很快引起了反响。四川某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石某斯敬佩王泽云的胆略,和他的妻子、高级工程师曾秀文率全家来到了这个小厂。不久,在广东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林勇强也和全家,“孔雀北飞”来到了王泽云的身边。他们都全力以赴投入到生产和科研中。原来这个厂每生产一吨柠檬酸,就要产出2吨多的残渣菌丝体,10多年来,已有近4万吨菌丝体堆放在外,对环境影响很大。石某斯、林勇强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在原有试验基础上,终于成功地从残渣内提取出残酸,并研制成一个新产品柠檬酸钠,1986年,柠檬酸钠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新产品,如今,已建起了全国最大生产基地,年产量3000吨,年创汇300多万美元。近10年,在他们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多名“遥控技术指挥”和“假期工程师”的努力下,该厂已开发新产品10多个,其中一个获部优,三个获省优,三个获省优秀新产品奖。
王泽云敢冒风险,有着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后,在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制裁”声中,厂里的拳头产品、90%以上销往国外的柠檬酸碰上了意想不到的波澜。外商的退货电报一封封飞来。他一气跑了12个沿海城市,眼望着堆在码头、货栈那洁白晶莹的柠檬酸,真想大哭一场。但他没有哭,他宣布厂内厂外不分地域、不分职业允许私人销售产品;并在全国各地聘请业余销售顾问;对供销人员实行倾斜政策;他自己带人走南闯北,还在繁华的广州大街上摆上了地摊。几个月过去,他眼睛大了,皮肤黑了,额上的皱纹多了,穿的衣服显得肥了。这年年底,厂里近4000吨柠檬酸没有库存,而全国83家柠檬酸厂关停并转了66家,只剩下不到20%。
刚缓过一口气,王泽云又提出了一个大胆规划:再拿出2000多万元投入,将柠檬酸生产再扩大一倍,形成年产超万吨的规模,争取早日跻占国际市场。这时,宁乡县委、县政府领导也来到厂里,对王泽云敢担风险和大市场观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结果,只用了8个月时间,1992年底,该厂生产规模成为全国第一。进入1993年,当许多同行厂家填平补齐和扩产、新建时,他已经赢大利了。如今,他又以期货贸易方式与6家公司签订协议,供货期签到了1996年,产品畅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塞浦路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附图片)
右图:王泽云(左三)深入车间。贺硕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