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依靠工人大业成——记山东省羊口盐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14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依靠工人大业成
——记山东省羊口盐场
杨维选
被誉为渤海湾畔一颗明珠的山东羊口盐场,坐落在莱州湾南岸的辽阔滩涂上。3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远看白茫茫、近看水汪汪的盐碱荒滩。1986年起,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羊口盐场。短短6年,如今它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1亿元,年工业总产值2.18亿元,利税4548万元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自1988年以来,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国家二级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政工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山东羊口盐场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秘诀是什么呢?这个场的场长祝培信说的很形象:“企业是条船,改革是推进器,工人是主力军。”
金钱难买主人情
“脚踏荒原,头顶蓝天,我们勤劳朴实,我们创新实干,青春献给这纯净的事业,汗水洒满银色的海滩……”这是羊口盐场场歌中的歌词,也是5700名职工的共同心声。
羊口盐场方圆百里,有100多个工作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近的有千米左右,远的足有十多公里。好多职工是两三人一个地方,甚至有的一人一个工作点,常年独立工作。西二扬水站,人称盐场的“西伯利亚”,全站只有两名职工,扬水工丁兆信,50多岁了,26个春秋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三间房子、四台水泵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没有食堂他们自己动手做饭,吃水吃菜要到5公里外的地方去推、去买。他们的工作就是管好用好扬水设备,开关6个大闸,顺着十多公里的走水路线调动卤水,用以产盐。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三九严寒,他们时刻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有人为老丁算了一笔帐,说他26年干了40年的活。
人人心里有杆“秤”
羊口盐场的干部职工在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第一轮承包下来,这个企业在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1640万元承包任务的情况下,又多交了550万元,人均1000多元。
场里建设自备发电厂,资金暂时发生困难,场职代会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职工。全场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搞建设,有的职工把准备盖房子的钱、结婚的钱都拿了出来,几天时间就筹集了近300万元,人均500多元,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那一年,场里新上2万公亩塑苫滩,全场职工一边搞好原盐生产,一边自己动手上塑苫,仅塑苫安装费一项就节省开支60多万元。
活力的源泉
羊口盐场过硬的职工队伍是怎样形成的呢?场党委书记张凤云说:一是靠常年不断的思想教育;二是靠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靠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让职工在企业管理中唱主角,挑大梁。
“一级带着一级干,党员干部当模范”,已成为这个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1992年,大海潮侵袭围场大坝时,场长祝培信、党委书记张凤云等领导干部率先赶赴现场,指挥抗灾抢险,与职工一起装抬麻袋筑大坝。当时,祝培信正患感冒发烧,好多职工劝他回去休息,可他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步也未离开现场。
凡是场里的大事,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都事先征求职工意见,按照民主程序办理。许多职工深有体会地说:“领导把我们当成企业的主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力地工作,一心一意地为企业的兴旺着想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