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中国企业大串行生产企业搞广告广告公司搞房地产房地产公司搞出租车对此有人赞赏有人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4
第2版(经济)
专栏:热点追踪

  中国企业大串行
生产企业搞广告广告公司搞房地产房地产公司搞出租车对此有人赞赏有人忧
李巍阎平
记者最近在沿海和内地的七八个省份采访,已很难找到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固守一个行当、“一条道走到黑”的厂家几乎绝迹。跨行业、多元化开拓经营,已成为企业走向市场的一个显著特色。
在产品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由国家计划指定,原材料和产品也由国家统购包销,企业既无串行的压力和动力,也没有可能自作主张地“跳槽”。如今,市场竞争激烈无情,迫使企业四处出击,壮大实力;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又为企业广舒长袖创造了条件。南京造漆厂总经理崔兴盛说,我们造漆厂经营出租车、房地产等行业,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新的机制,企业才能自主决策。
实行串行经营,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现实选择。海口制药厂总经理韩宇东说,靠一个产品养活一个企业,是旧体制下的“懒汉”现象,作为现代企业,应当有一组拳头产品,拥有一批可以创造利润的经营项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该厂已经成为生产和经营药品、精细化工产品、保健品、化工原料、建材、金属材料、机械产品、纺织品及房地产开发的大型集团企业。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要经历从鼎盛到衰落的演变过程,谁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而,有远见的企业也把打破行业界限、实行两条腿甚至多条腿走路,作为居安思危、回避风险的自觉行动。无锡市洗衣机厂在“小天鹅”仍畅销不衰的时候,又创办了泰式火锅王和海南经营部,并抓紧时机开发一些高附加值产品。
但是,串行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一些企业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和可能性,盲目地跟着市场走,看到干什么赚钱自己就上什么项目,甚至不切实际地乱撞,缺乏长远眼光。近几年有的厂家正是因此而逐步走入困境的。比如一看电子琴热销,便纷纷转产电子琴,耗巨资引进生产线,谁知市场总是偏爱捷足先登者,沉重的买方市场状况压得后来者一蹶不振。同时,“一窝蜂”地涌向利润率高的行业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不合理流向,助长了某些投机行为。海南金融界一位权威人士分析说,在炒风甚烈的房地产市场,获利最大的是炒家,最终吃亏的将是真正的用户,其中大多数为企业。他希望一些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莫被眼前现象所迷惑,不要等到“泡沫”破灭之后才警醒。
由于一些行业的高额利润,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厂领导忙于铺摊子,没有精力练内功,抓技术进步。该热的热不起来,造成原有企业资产的浪费和亏损;有的企业则由于跳槽,丢弃了原有的行业地位和独特优势。
经济界人士指出,企业在全方位开拓经营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发挥原有行业的优势和苦练内功这一基础工程。探讨经济领域里你想打进去、我想打出来的“围城”现象,企业不应当忘记还有“行行出状元”这句古训,先扎扎实实地下一番经得起摔打的苦功夫。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