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抓好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编者按:在本报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7月17日举办的“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推进希望工程实施座谈会”上,与会各界代表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版将陆续予以发表。这里刊登的是其中的4篇。
  抓好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康世恩
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不仅是教育界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因为,教育事业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行业都有关系。如何把“纲要”落到实处呢?
第一,切实办好现有的中、小学校。21世纪将是高科技世纪,产品竞争本质是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在有条件的中小学中,推行以电子技术为重点的科技教育。同时,要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深入人心,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当前,有些学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不但影响教学,而且影响学生;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提前“下海”,无心念书。这样下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电视、广播、书刊尤其要重视对孩子们的潜移默化,扫除丑恶的、不健康的内容,净化社会风气。这些问题,已到不大声疾呼就不行的时候了。
第二,多办职业学校。所有的娃娃都上高中、上大学,不可能。那么,我觉得应该多办职业学校。办职业学校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要些什么样的人才,就办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我们需要大量这样的学校。使大批初中、高中学生毕业后,就进入各类职业学校,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急需的、高质量的人才。据我所知,德国工业产品质量高,是与他们大量发展职业学校,培养大批优秀工人技师分不开的。我国在这方面应投入更大的力量和资金。
第三,把希望工程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希望工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贫困地区希望工程教育怎么办?如果只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像城市的孩子一样去读正规小学、正规中学,我认为有困难。应该从农村和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学文化的同时,学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和乡镇工业知识,学习后就能够学以致用,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中当带头人。这样,就能通过教育促使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就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希望工程就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在贫困地区办希望小学,我认为应该发扬当年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办学精神。他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用简单的教具和条件,在甘肃省山丹县办勤工俭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孤苦孩子的教育中去,很受贫苦人民的欢迎。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提倡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四,办好以上几件事,都需要解决经费问题。增加教育经费,一要靠政府增加预算;二要靠社会各界支持。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国家财政还有困难。那么,钱从何处来?我认为应该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比如,在税收上,对那种高消费的豪华宴会,应征收高额教育附加税;吃不完造成浪费的,还要另收浪费税。这样既可刹铺张浪费之风,政府又可增加收入,还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何乐而不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