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用生命履行神圣职责——记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聂士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5
第1版(要闻)
专栏:

  用生命履行神圣职责
——记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聂士兴
卢得志戴玉庆
早春的黄河三角洲,春寒料峭。今年2月27日傍晚,山东省广饶县李鹊乡派出所所长聂士兴和战友,驱动巡逻车驶进夜幕。近段时间,一伙不法分子时常在附近的胜利油田出没,偷盗国家物资。李鹊乡地处油区南大门,有4条公路干线通向外地。把好这个门户,就等于扼住了犯罪分子的咽喉。
突然,聂士兴面前出现了一辆经过改装的吉普车,车底盘前高后低,引擎吼声沉闷,像是载有重物。聂士兴心里一动,在夜色中辨认出那车的牌号。正是它!多少天来,他明察暗访一直在查找它。刹那间,警车发出尖利的叫声,闪烁的警灯光影投射在聂士兴严峻的面庞上。他知道,破获偷盗团伙必须从这里打开缺口。
前面的车见状急忙加大油门,狂奔起来。追出10多公里时,司机告诉聂士兴:“我们已从广饶县进入淄博市境内。”聂士兴坚定地说:“继续追。罪犯是从我们辖区跑掉的,我们就一定要抓住他!”罪犯见警车穷追不舍,慌忙掉头驶向路旁的一个村庄,绕着村沿兜起圈子来。不明情况的围观群众越聚越多。聂士兴想,为了防止撞伤村民,必须在村外把车截住。在村头的路口处,聂士兴只身跳下车,面对急驶而来的汽车鸣枪示警。丧心病狂的歹徒向他冲来,车轮从聂士兴的胸前碾过……
51小时后,一排悲壮肃穆的枪声在苍茫的黄河三角洲上空响起。案犯被抓获了。聂士兴的战友们一齐朝天鸣枪,告祭烈士的英灵。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的本分”
38岁的聂士兴,调任李鹊乡派出所所长才88天。他生前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广饶县的陈官乡。在那儿,他干过兽医,当过户籍民警,出任过派出所所长。在这块土地上,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聂士兴不幸牺牲的消息传来,陈官乡从机关干部到地头的农民,许多人失声痛哭。大家都想最后再看上聂士兴一眼。乡里安排的大客车挤不上了,人们就涌上公路去拦进城的过路班车,班车挤不下了,一些人又掏钱雇三轮车。有人因为没赶上车,而放声大哭。一个工作在农村的普通警官,靠什么赢得那么多人的敬重呢?
1978年刚从农校毕业的聂士兴,分配到了陈官乡兽医站。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聂士兴就把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手迹,认真摹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从此,人民群众就在他的心中扎下根。他在兽医站工作的7年间,跑遍了全乡26个村,把所有牲口都登记在他特制的“户口本”上。哪个村添了头牛犊,哪个庄生了匹马驹,谁家的牲口得了啥病,他都了如指掌,经常主动上门,为乡亲无偿服务。农民见他对老百姓的事那么上心,都把他当知心朋友。后来聂士兴调动工作当了警察,还不时有农民牵着生病的牲口去找“聂兽医”。
聂士兴干兽医是好兽医,当警察是好警察,乡下人到派出所办事,大多是不讲作息时间的。聂士兴的上下班也就没了准钟点。有时正吃着饭,见有人上门,他饭碗一搁就走。执勤回来不管多晚,他都要到所里转一圈,遇到有人等他办事,就立即跨上自行车。一次他和同事谈心时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的本份。如果弄得他们老是仰着脸求咱们,那不成了不孝之子吗!”
一次,有位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明的农民找到他,说:“聂所长,为这事情俺跑了好几趟。开始,办事的同志说手续不全;后来,俺来了,办事的同志又不在。庄户人家实在陪不起工夫啊!您是所长,就求求您了。”聂士兴难过地从他手上接过证明信,真诚地说:“不是您求我,而是我求您原谅我们工作不周。”说完,聂士兴径直走进值班室,严肃地向同志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农民的儿子聂士兴,他最见不得丁点儿怠慢父老乡亲的作派,就像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克尽职守,时时处处树立公仆的形象
聂士兴当警察9年,大大小小的好事干了9年。可他一直把这看作是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职责。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同消防队员一起,在失火的油井现场奋力扑救;他曾自己掏钱,为失窃的旅客购买车票;他曾明察暗访,解救出3名被拐卖的妇女;他曾顶着大雨连夜追捕盗窃犯,把赃款当面交还失主;他曾把从外地走失来的精神病人送进旅店,亲自安排食宿,直到帮助患者找到家人;他曾把3个出生不到20天的男婴从人贩子手中救出,一米八的汉子抱着婴儿,笨拙地喂水喂奶,和战友们一起当了好几天“妈妈”……
熟悉聂士兴的人都知道,他干了那么多好事,却从不图回报。每当别人为了表示谢意,给他送礼或请吃时,聂士兴总是习惯地说一句:“不用谢。这事就这么着了!”
1990年6月26日,陈官乡个体劳协贸易货栈被人骗去两汽车木材,价值1.7万多元。货栈经理外出不在,两个售货员又急又怕,直掉眼泪。聂士兴当夜赶来,一边问明详情,一边安慰他们别急。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兄弟派出所一起破了案。当他得知两车木材已被罪犯倒卖给一家木材厂后,又顺藤摸瓜,没顾上吃午饭赶到木材厂交涉,然后借来装运车,一直忙到深夜。当木材完璧归赵时,大喜过望的售货员拉着聂士兴要下饭馆。他挣开说:“这事,就这么着了。往后,可得多加小心啊!”说罢,便回家了。
聂士兴在陈官乡工作多年,亲友熟人自然不少。他的老领导李克俭回忆说:“对于走后门、送礼求情的事,小聂说啥也不办。处理问题通情达理,让人佩服。”
有一年秋季,聂士兴的一位老同学来找他,想为其内弟开张结婚证明。聂士兴打开户口本一看,发现当事人还差几个月才够法定结婚年龄。这真叫他犯了难。这位老同学曾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这回又是头一次托他办事。怎么办呢?他想了想,便把老同学领到家,让妻子炒了几个菜,烫了一壶酒,边喝边叙旧。聂士兴说:“读书时我家穷,你帮过我不少忙。我一直看重咱们的友情。可现在我的工作还需要你理解、支持。我盖个章不难,可一开这个口子,那么多熟人朋友都找来,制度就不好执行了啊!”他的真诚态度,感动了相知多年的老同学。临走时,聂士兴又开着摩托车把朋友送回家。
为警清廉,经受金钱物欲的考验
为警清廉的聂士兴,家境很贫寒。
聂士兴的母亲,是位17岁时入党的老党员。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她就是有名的支前模范。他的父亲,则是位一生敦厚的农民。聂士兴对父母非常孝敬,有一件事一直让他放心不下。
两位老人住的是座百年老房,一遇暴雨和连阴雨,屋内一片叮叮咚咚的漏雨声。这些年,村里不少人盖了新房。有人劝聂士兴也该想点门路,为老人盖两间瓦房了。他听了从不作声。其实,聂士兴何尝不想盖房呢。多少个雨夜,他披衣坐起,呆呆地听着雨声,心里惦记着父母,一坐就是半宿。
不是没有门路。在乡下,派出所长的官不大,可权不小。只要稍稍“灵活”一点,盖两间瓦房不算太难。不要说张口索要,那些送上门的金钱厚礼就很可观。据统计,这些年聂士兴拒收现金达4000多元,拒收礼品160多次。“非份之财莫取”,这是聂士兴作人的信条。他宁愿自己节衣缩食,慢慢攒钱孝敬父母。可惜,直到他以身殉职,为父母盖房的心事终未了却。
聂士兴结婚14年,宽裕日子几乎没过几天,他在家排行老大,上有二老,下有弟妹,自己工资又低,生活清贫。一件背心,他穿了6年,背上到处是洞。一双布鞋,鞋底掌子摞掌子,他还在穿。
聂士兴的妻子刘秀范和他们的一双子女,也没跟着他享多少福。近几年,他的家境比过去好转了些,可绝算不上富裕。他牺牲前的最后一顿晚饭,是农村最普通的咸粥,可那也是聂士兴最喜欢吃的家常饭。他大口喝下两碗粥,就走出门外,去执行公务。
聂士兴,你活得如此清贫,你却十分富有,你为千千万万的人们树起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今年“七一”前夕,中共山东省委追授聂士兴为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政府批准聂士兴为革命烈士,对他的妻子、子女善加抚恤。一个学习聂士兴,争当新时期先进模范人物的活动,正在齐鲁大地展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