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找准自己的位置——记成都电热器厂厂长刘荣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6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

  找准自己的位置
——记成都电热器厂厂长刘荣富
本报记者陈华
一床电热毯,价格四五十元,高档型的也就卖百把元;
一个电热驱蚊器,再加上一盒药片,也不过十五六元就可买到;
还有电熨斗、电热敷、气雾杀虫剂……这些小产品,似乎很难与成都电热器厂的规模和效益连在一起:
1992年,实现产值1.25亿元、利税1500万元,人均创利税2.5万元。
如果你知道,10年前它人均负债6000元,仅有22万元固定资产这样的“家底”,似乎很难将它的昨天和今天联系起来。
带领企业腾飞的是个小体弱的刘荣富。
1983年,他受命于危难之际。这之前,企业换了五任厂长,每人都带来一个产品,打米机、儿童皮鞋、汽车钢圈……为了生存,什么都干。不仅杂,还贪大。生产电风扇,这个厂起步是早的,方向也不错,可技术力量、基础太差,一口气没吃成胖子,反而严重亏损。
刘荣富一上任改变了求“大”的思路。“市场是个万花筒,你得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刘荣富默默地告诫自己。那一年,他带人跑了西南40多个地市县,发现电热毯在又冷又潮的南方很有销路,小家电还有市场。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于是,从1983年生产电热毯起,成都电热器厂念起了“小”字经。起初人们疑问多于肯定:“像电热毯这种小产品能救活企业吗?”结果是产品走俏,企业当年就扭亏为盈。
不过,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一个产品走俏,往往引来众多跟随者。到1985年,全国就有3700多家企业生产电热毯。面对挑战,刘荣富提出,“走在跟随者的前一步。”为此,他作出两大经营决策:一要多品种、大批量,二要高质量。成都电热器厂至今拥有9大类、50种小家电产品,在市场上品种最全。两个主导产品——电热毯和驱蚊器,产销量自1988年至今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刘荣富的经营思想是:“产品不论大小,实现价值最终是看你市场占有量的大小。”
谈起这“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刘厂长俨然是个哲学家。而他的经营哲学更多地是来自市场经济的实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许多企业都这样说。但在刘荣富那里,“小而好”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营法宝。在市场搏击中,他体悟到:“小产品,没批量,会被挤垮;只有批量,没质量,也会败北。”1985年,全国电热毯“大战”。当时,成都电热器厂掏家底,花10多万元建起计量检测室,许多人不理解:花这样大的本钱做这种小事有什么意义?刘荣富认为要做到小而精、小而好,得大投入。不仅是硬件,更关键的是人。于是,他对内部机制做“大手术”,实行层层承包,并联系责任人进行奖惩。产品出厂有工号,发现产品不合格而被有关部门查处曝光,责任人将被开除出厂。刘厂长说:“质量无小事。你砸工厂的锅,工厂就砸你的碗。”成都电热器厂的“彩虹”牌产品连年获全国质量金牌。对此,市场的回报是丰厚的:一场“大战”,几番较量,现在其它牌号的电热毯产销量降到了20万床以下,唯有“彩虹”连续8年保持在45万床以上。
十年磨一剑。作为市场竞争中的胜者,刘荣富没有沾沾自喜。面对“复关”,尽管对小家电冲击不大,但对要把产品打入国外更大的市场视为使命的刘荣富来讲,新的机遇和挑战已经降临。(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