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以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反哺”教育柳州校办企业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以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反哺”教育
柳州校办企业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本报讯主要由教书匠当“老板”的广西柳州市校办企业,今年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到6月底,市区各中小学校办产业总产值16670万元,实现税利2299万元。校办企业实力的壮大,既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又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柳州的校办企业始于1979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去年总产值达1.85亿元,税利达2600万元,比1979年分别增长100倍和65倍。该市校办企业的税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位居榜首。近年来,这个市校办企业的收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和改善教师福利待遇,相当于同期财政拨款的1/3。他们“花大力气搞好校办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哺教育”的做法,在今年5月召开的研讨会上被称为“柳州模式”。
柳州市校办企业的发展有3大特点:一是发动面广。市区的65所中小学校,共办了企业200多家,形成了20个行业、250多种产品。校办厂生产的电解锌、“天成金芝”营养液、编织袋、医疗电脑心脏呼吸机、热水器、杀虫剂等一批产品,成了国内市场的畅销货。二是开展多种经营。学校不仅办工业,也办第三产业,还搞种植和养殖,投资少,收效快,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转产。他们发挥教育界的知识优势,着重开发了一批“大厂不愿干,小厂不能干”的短平快新产品,其中有22项获得了省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三是抓好骨干企业。全市有21家年产值过百万的校办企业,形成骨干。由龙城中学创办的龙城化工厂,几年功夫就跻身全国同行业“十大”行列,今年可望产值接近2亿元,上半年已实现8000万元,一跃成为柳州市的大型企业。
校办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每年校办经济实体拿出250多万元用于实行结构工资,市区学校普遍进行了自费工资改革,使教师们的经济收入在全市处于中上水平,大大地稳定了师资队伍。许多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和新添置的教学设备、图书,大都是校办企业作的贡献。由于经费解决得比较好,曾令人头痛的扩校增班问题,现在也初步得到解决。(黄志诚张晓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