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电影的“热闹”与“门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8
第8版(副刊)
专栏:

  电影的“热闹”与“门道”
郭淑芸
说起来真够冤的,这几年影院内银幕上温婉缠绵的歌舞花样翻新,闪展腾挪的武功层出不穷,好一派“热闹”非凡;可影院外仍改不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窘境,电影市场越来越不景气。
电影是有门道的内行拍给爱热闹的外行看的,“投其所好”当是内行驾驭外行的准则。想当初,《辽沈战役》出而佳评潮涌,《摇滚青年》映而青年争观,《少林寺》引来万人争睹,倒真显得内行的门道精深。现在,千军万马大搏杀,场面不可谓不壮观,金舞银喉不可谓不撩情,人头滚地不可谓不痛快,然而观众却不买帐,这使人不能不想到内行的门道出了问题。
是内行们没有用心吗?非也,炮火一阵猛似一阵,歌舞一场比一场卖力,功夫一个比一个了得,连“探索”的“第五代”都换了“脑筋”,认真的很哩。是外行不爱热闹了吗?绝不。只能说内行的门道没对上外行的兴头,银幕上虽然火爆,却没热闹到点子上。
有的内行就有那么一点“民智愚顽”的想法,外行似乎只喜欢大哄大涌,大蹦大喊,大砍大杀的生猛景象,故而做出一道道菜来,也就唯恐少了大辣大甜的佐料。结果让外行们“厌食”抹了脸,拂了面。
外行固然爱看热闹,可热闹绝不是你人多我人更多,你脱我更脱,你刀快我刀更快的场面竞赛……
外行看热闹,一看“关己”之事,二看意外之事,三看异彩纷呈之象。你那里老是古人老是“大款”傍靓女老是刀砍不入猛壮士,与他有什么相干?你那里老在意料之中打旋子,又怎么吊他的胃口?你那里的产品就像一条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风格如一,又能出多大个新鲜?
就目前的兴奋点而言,外行的观众需要尤切的是题材的现实性与风格的多样性。把住了这一“热闹点”就算找到了“门道”,门道与热闹原是一致的。
据说拍现实题材颇有一些困难。写百姓们熟悉的生活、写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这当然是很需要一点眼力和功力的。然而拍电影的人们倘不下功夫谋求变革,外行的离别何时是个了结呢?看热闹的走光,门道又到哪里寻道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