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创业辉煌苦战多——吉林新民采油厂艰苦奋斗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30
第4版(要闻)
专栏:

  创业辉煌苦战多
——吉林新民采油厂艰苦奋斗纪实
本报记者张玉来
跨入90年代仅3年时间,吉林油田又一个年产60万吨的新油田——新民采油厂,奇迹般地出现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油田2400多名职工,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创业歌。
1990年初春,新民地区传出喜讯:这里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含油面积广阔的油田。5月,从各个老油田抽调的59名干部工人来到这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荒原。创业者们没有退缩,心中涌动的只有一个念头:豁出命来也要拿下这个油田!
抢投新井,道路泥泞,有些地方水深没膝,车辆开不进现场。他们硬是在泥水中抬着沉甸甸的设备和工具,运到几里远的井场。泥水溅满周身,鞋里灌满了烂泥,抬一趟,就累得浑身打颤。干部工人同甘共苦,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
输油管线尚未铺设,创业者们采用70年代会战用过的单井罐生产方法,抽出的原油先存入罐中,再用油罐车运到老油区的联合站。人员缺少,通勤车不足,看单罐的工人一个班要顶15个昼夜。老党员蔡友林劳累过度,竟手握油锹昏倒在秫秸堆上。
1990年8月18日,年处理原油30万吨的联合站破土动工。创业者们冒风雨,斗严寒,风餐露宿,仅用113天便完成了基建、安装任务,并一举投产成功。
1991年9月,连接油井和联合站的1号接转站开始兴建,恰遇新民地区20年不遇的暴雨,运料、基建、安装极端困难。特别能战斗的新民人连日顶着瓢泼大雨,以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仅用了20天时间,就使1号站投入正常运转。在紧张施工关头,副队长盛国福4天4夜没回家。女儿病重入院,家里几次来电话催他回去,可他放心不下施工现场。后来医院发来了女儿病危通知书,厂长命令他马上去医院。他赶到医院时,女儿已停止了呼吸。
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一位副局长参观后动情地说:“大庆人的艰苦奋斗精神,90年代在新民采油厂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民采油厂广大职工高昂的创业精神,是靠各级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行动带起来的。
厂长李振中,会战3年期间,离开新民只有3天时间。1991年末的一天夜晚,李振中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到借用的临时厂部,一脚踏翻了作台阶的铁制踏板,摔倒在地,反弹回来的踏板打断了他3根胸肋骨。他疼得直淌冷汗,可是没叫一声,悄悄地让医生用十几尺白布像束胸似地把胸部紧紧缠住,并要医生不要声张。这个“铁人”式的硬汉一天没有躺下,继续指挥战斗。
马连喜是一位“老采油”。试采队刚成立,他就任副队长。如今采油队已发展到10个,由他组建的就有4个。他有严重的胃病,一次投产新井时,胃病发作,疼得他胃液都吐出来了,但一刻也未离开现场。
创业是艰辛的,也是辉煌的。在新民创业者的脚下,留下的是一排闪耀夺目光辉的数字:1990年投产新井104口,生产原油4.2万吨,取得了当年建厂、投产,超额完成当年计划112%的好成绩;1991年投产新井264口,生产原油24.2万吨;1992年投产新井375口,创吉林油田建矿30多年来投产新井的最高纪录,全年生产原油46.2万吨。今年预计投产新井240口,生产原油63万吨。新民人正在用重彩描绘着新的蓝图,也在实现着他们的理想和追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