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干则一流”——记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张修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7-29
第2版(经济)
专栏:

  “干则一流”
——记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张修基
刘树琪张启宝
两三年前,以“水泥大王”远近闻名的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张修基,如今已是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山东龙口丛林集团的当家人。
张修基说:“市场竞争中,没有永恒的‘大王’,没有不变的优势产业。不进则退,不强则垮。”就是凭着“干则一流”的拚搏精神,他带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出了2.2亿元固定资产、6000万元流动资金,年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3866万元,创汇1540万美元。他领导的企业不欠一分钱银行贷款、外借资金,水泥产量、质量和出口量连续4年居全国立窑水泥企业之冠。
机遇与风险结伴而行
1989年,受压缩基建规模的影响,不少水泥厂停产或转产。诸由水泥厂也出现了建厂以来第一次货满仓房的景象。就在这时,张修基却做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拿出企业积累的3000万元,建设3条8.8万吨水泥生产线!
“现在还上水泥生产线,简直是头脑发昏!”上级不理解,本厂一些中层干部也忧心忡忡。
张修基自有他的决策思路: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排头兵,水泥“低谷阶段”不会持久。另外,东南亚一带高标号水泥很好销。认准了的路就走到底。1990年4月,张修基组织起施工队伍,开始昼夜奋战。3条水泥生产线仅用了12个月便建成投产。全厂水泥年生产能力一下子提高到60万吨。自1990年下半年起,水泥市场转旺,出口量剧增。诸由水泥厂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以强大的规模优势“攻城掠地”!
1991年,正当水泥行业最火爆、各地争相建设新的水泥生产线时,张修基却又出新招:用生产水泥赚来的4300万元,进行跨行业投入,新建塑胶带和液压胶管两个工厂,组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丛林集团公司。
名牌在“生”“死”搏斗中诞生
张修基说:“干一行,不拔尖儿不行,干不过人家不行。看到谁的产品比丛林集团的强,我就睡不好觉,非得想法儿超过它不可。”几年间,水泥厂投资数十万元,添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动注射法测定生料四元素分析仪、分析天平等,实现了生产过程微机自动化控制与管理。他们的质量监测频次比国家规定标准增加11倍,监测项目增加近一倍。建厂至今,“丛林河”水泥在由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的每年上百次的质量监测检查中,始终保持出厂水泥合格率、富余强度合格率、袋重合格率、均匀性实验合格率全都达到100%。
外商提出,能否按国际标准,对水泥中的不溶物、碱含量和热膨胀系数进行控制。而当时,国家标准中尚无这些指标要求。张修基决定立即投资,购置设备,改进工艺。3个月之后,试验成功,并运用于生产过程。目前,丛林集团所有的水泥、塑胶、铝型材产品都严格执行最先进的国际标准。
效率在重压下迅速“长”高
没有内部职员的激烈竞争,就无法确保企业外部竞争的总体优势。张修基将“竞争”二字播种到集团内部的每一个角落。
对科室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化验室、机电科、财务科等每年都定期组织单项和综合考核,得分排在最后两名者自动下岗。对不同层次的干部,每年搞一次综合评议,划分三个等级。一级干部拿最高的工资,并提拔使用。三级干部,自动离职。对下属每条生产线、分厂定人员、产量、质量和消耗,每月根据完成指标情况下发工资总额。各生产科长、班组长在各自管辖范围内,都有奖罚、辞退职工的权力。同一生产线的职工,年收入高低相差近千元。
“张修基这老头儿对职工太狠了!”,许多初来丛林集团的人都会产生这种印象。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丛林集团职工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集团每年安排职工查体两次,11年来,水泥厂近千名一线职工没有一人患过矽肺病,集团仅购置除尘设备就花了300多万元……许多人不知道,张修基说过,“要管别人,首先要管住自己”,并认真地实践着这句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