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奉献者的追求——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朱复华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奉献者的追求
——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朱复华教授
建中
他总是那么忙,为了挤时间搞科研,他简直像“着了魔”。
有一次,他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医院抢救。然而当上课铃响时,他却步履蹒跚地又来讲课了。住院3周中共有6次课,他竟从医院里逃跑6次,学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20多年来,他已形成了习惯,总要在写字台前工作到万籁俱寂的午夜,有时竟伏桌而眠……那盏长期相伴的旧台灯一直目睹着他是怎样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的生命的。迄今为止,他发表的近200万字的38篇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20万字的外文资料大都是在深夜里完成的。
他就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化工学院教授朱复华。
1962年,朱复华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学院塑料机械专业任教。为了适应专业的变动,尽快胜任工作,他日夜苦读,虚心求教,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自学完了“高分子物理学”等8门难度很大的课程,迈入了塑料机械专业的大门。
如何才能尽快地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我国新一代塑机高级人才?这是朱复华自1979年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经常思考的问题。针对过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偏重理论探索而动手能力差和实际经验不足的倾向,他制定并实施了“吸收研究生直接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实践”的教学法,使学生在校时就提前培养了科研实践能力,已毕业的研究生均学有所成,已有5人独立承担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奖。
为满足塑机行业渴求信息的要求,朱复华与北京化工学院塑料机械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在没要国家一分钱、一个人、一间房的情况下,创建了中国塑料工程信息中心。几年来,为企业发布和邮寄了几十万份技术信息资料。为了推广科研成果,朱教授拖着病体几十次出差,顶酷暑,冒严寒,行程数万里,奔波全国20多个省市。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几年来,朱复华教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先后承担和完成了11个部委级重点科研项目,8次获国家、部委级奖励,并及时将科研成果推广到全国近百家企业,为学院创收合同经费2254万元,并使企业新增产值超亿元。他争取立项并完成了“挤出工程原理及其应用”这个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并提出了“非塞流理论”及“固相破碎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此后,他应邀出席世界聚合物加工国际会议,并被聘为国际聚合物加工协会顾问。他的学术新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地位的认定,标志着我国聚合物加工理论水平已跨入世界前沿。
他超负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少人劝他:“你已评上了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何必还这样拚命傻干?”他答道:“人生太短暂,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每看到我国塑料工业与国外的差距,我就心里不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