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一部耐人寻味的好影片——看影片《秋收起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04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部耐人寻味的好影片
——看影片《秋收起义》
郑惠
《秋收起义》是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新近完成的一部好影片。
与其他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相比,这部影片拍摄的难度要大得多。它不像《开国大典》那样可以拍得气势恢宏,也不像《西安事变》那样可以拍得波谲云诡。秋收起义从发动到受挫到转移,时间不长,没有多少动人的情节,要通过有限的材料把它的深广的历史容量在影片中表现出来,该片导演周康渝显示了这方面的独特功力。影片把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线索、在起义队伍内部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动等等,都作了比较简洁清晰的描写,做到了符合历史的基本面貌,同时又适当穿插若干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使整个故事发展得有声有色,波澜起伏。影片由此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又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这部影片对秋收起义发生背景的描写,注意写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和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摧残,部分群众情绪消沉的严峻形势。这就是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如果不如实地反映这种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时期党在战略上不能采取进攻方针而只能采取退却方针。对于武装起义的发展经过,影片没有花过多的笔墨去写那些军事战斗场面,而是有虚有实、层次分明地把参加起义的三个团在敌人强大兵力重压下只有几天时间就遭到挫败的情节交代出来。然后很快转到描写起义队伍在受挫后转移问题上的内部分歧和争论上。影片丝毫没有回避或者淡化这种历史冲突,而是用很大的篇幅着重地展开它。影片写了部分起义军官和士兵或是出于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愤恨,或是出于对可能重复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担心,或是出于对共产国际和党中央既定的进攻中心城市方针的盲目服从,都对毛泽东提出的向湘赣边界山区转移的主张纷纷表示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大骂毛泽东是“胆小鬼”、“逃兵”。在这种“左”倾冒进主张的巨大压力面前,毛泽东用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进行了艰苦的说服工作,进行了紧张尖锐的内部斗争,终于使他的正确决策赢得多数干部战士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向农村的进军。影片描写了毛泽东同余洒度(起义部队师长)在士兵群众大会上舌剑唇枪的辩论,把这种斗争的气氛推向白热化,同时也把毛泽东的主张的合理性写得颇有说服力。
影片努力塑造了毛泽东和他属下的一些得力干部如卢德铭、伍中豪、张子清等的形象。当然写得最集中和最好的是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还远没有后来成为领袖时那样成熟和达到那样高的权威,在起义受挫、部队处境危急的关头,要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成功地付诸实施,是极其困难的。影片写出毛泽东在这种紧要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冷静思考的非凡气概,写出他善于及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摆脱教条束缚、独立找到正确方向的远见卓识,还写出他力排众议、力挽狂澜、能够带领群众继续前进的坚定果敢的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写得比较有分寸,没有故意拔高,符合当时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但又使人看出毛泽东作为领导者的过人之处、他的独特的作用和功绩。这里还要说一句,这个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是与演员王霙的出色表演分不开的。
当然,由于影片拍得仓促,也有一些缺点。秋收起义的一大功绩是率先提出不再举国民党的旗帜,影片在写到制作新旗帜时,竟没有把这一要点说出来。三湾改编是转兵后加强党对军队领导的重大措施,意义深远,应当大写特写,但影片却轻轻放过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通过影片以上几方面的描写,联系以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发展,领悟到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秋收起义是我们党在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之后的一个重大军事行动。毛泽东在起义受挫后及时作出这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重大决策,并且取得成功,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起着旋乾转坤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影片开头写了瞿秋白向共产国际的同志介绍说:“我们党内有独立意见的算泽东”(出自八·七会议后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谈话);影片最后又写了毛泽东在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把手中的拐杖奋力甩到远处,这都是提示人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者摆脱种种教条框框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开创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特点的发展道路,是多么的重要和艰难!看看今天在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巨大发展,不也正是得力于领导人的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开创精神么?在这个关节点上,这部影片也引起我们无穷的回味和深刻的思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