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散文的辉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3
第8版(书评)
专栏:

  散文的辉煌前景
汪曾祺
中国是散文的大国。中国散文历史的悠久大概可以算世界第一。先秦诸子,都能文章,恣肆谨严,风格各异。《史记》乃无韵之《离骚》,立记叙之模范。魏晋辞赋,风神朗朗。韩愈起八代之衰,是文体上的一次大解放。欧阳修辞赡韵美。苏东坡行于当行,止于应止,使后世作家解悟:散文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明季作家意识到语言的自然美,三袁张岱,是其代表。桐城义法,实本《史记》。龚定庵夭矫奇崛,遂为一代文宗。
中国的新文学,新诗、话剧、小说都是外来的形式,只有散文,却是土产。渊源有自,可资借鉴汲取的传统很丰厚。
鲁迅、周作人实是“五四”以后散文的两大支派。鲁迅悲愤,周作人简淡。后来作者大都是沿着这样两条路走下来的。江河不择细流,侧叶旁枝,各呈异彩。然其主脉,不离鲁迅、周作人。
中国散文主要继承的是本国的传统,但也不是没有接受外来的影响。30年代初,翻译了法国的蒙田、挪威的别伦·别尔生的散文,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这些都扩展了中国散文作家的眼界。西班牙的阿索林的作品介绍进来的不多,但是影响是很深的。
30年代写散文的人很多,40年代写散文的人少了,散文几乎降为小说的附庸。
50年代写散文的又多了起来,一时名家辈出。对50年代的散文有不同看法。有人以为这是一个高峰期;有人以为这时的散文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出现了“模式”,使年轻的读者以为只有这样写才叫做散文。所谓“模式”一是不管什么题目,最后都要结到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卒章显其志,有点像封建时代的试帖诗,最后一句总要颂圣;二是过多的抒情,感情绵缠,读起来有“女郎诗”的味道。成绩和缺点都是存在的。
60年代散文的势头不旺。“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有大批判的文章,但那不能叫散文。那时不但没有散文,也没有文学。
70年代后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文学复苏,散文如江南草长。物极必反,这时的散文不但摆脱了“文化大革命”文风,也摆脱了50年代的“模式”。
近三四年散文的长势很好。出现了好几种散文杂志,一般文学杂志也用较显著的篇幅刊登散文,或出散文专号。散文的地位由附庸蔚为大国。
为什么散文会兴旺起来?一个是社会的原因,一个是文学的原因。中国人经过长期的折腾,大家都很累,心情浮躁,需要平静,需要安慰,需要一种较高文化层次的休息。尽管粗俗的文化还在流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已经感到厌倦,他们需要品位较高的艺术享受,需要对人生独到的观察,对自成一家的语言的精美的享受。散文可以提供有文化的休息和这种精美的享受。散文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近年的散文自然也有相当多的平庸之作,但是总体上来说,质量是比较好的,出现了有自己的风格的散文家和足以传世的散文佳作。
近年散文写得好的,不少是女作家,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
近年散文有些什么缺点?我以为一是散文的天地还狭窄了一些。目前的散文,怀人、忆旧、记游的较多。其实书信、日记、读书笔记乃至交待检查,都可以是很好的散文。二是对散文的民族传统(包括“五四”以来的传统)继承得还不够,对外国散文作品借鉴也不够。我们现在还很少散文家能写出鲁迅《二十四孝图说》那样气势磅礴,纵横挥洒的“大”散文,能写出像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果园里》那样用意识流方法写出的精致的小品。
中国散文的前景是辉煌的。
(本文为《当代散文大系》“总序”,该书为沈阳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