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克里斯托弗二访中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08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克里斯托弗二访中东
本报记者 徐平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此次中东之行本月2日始于开罗,6日结束于大马士革。5天中,他访问了以色列及其周边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分别和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领导人和巴勒斯坦谈判代表举行了会谈,不但行程多变,而且往返穿梭。
当此行结束时,素以谨慎著称的克里斯托弗认为这次中东访问“已经拯救了”因黎巴嫩南部冲突而几乎夭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中东和谈又恢复运作了”。但他同时也承认,前面还有许多障碍。
据透露,克里斯托弗此行原计划做如下几件事:
劝阻阿以双方不再发生类似黎巴嫩南部的武装冲突,促使以黎尽快在黎南部问题上达成一致;
重申美国“全面伙伴”作用,说服阿以谈判各方尽快恢复下一轮双边谈判;
提高阿以双边谈判代表的级别,探讨由各方外长出任团长的可能性;
向巴以双方提出经美国起草修改的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原则声明”,并希望以此作为下一轮谈判的基础;
向叙以双方提出双边谈判的“原则声明”,为阿萨德总统和拉宾总理传递信件,缩小分歧。
由此可见,克里斯托弗二访中东的宗旨是争取中东和平进程年内有所突破。
就目前情况看,除谈判代表提高到外长级一事未被接受外,克里斯托弗在各项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克里斯托弗此行最令人注目的是在特拉维夫和大马士革之间“穿梭”。叙以之间关于戈兰撤军、建立和平、保障安全的双边谈判,被认为是迄今最困难的事。这次美国国务卿在阿萨德总统和拉宾总理之间牵线,替他们转递信件。这至少表明,叙以双方在交换意见、缩小分歧、增加信任方面有所进展。叙利亚表示只要坚持马德里和会的基本原则,即以“土地换和平”及安理会242、338号决议为基础,它“不会放弃推动中东和谈新机会”。不过沙雷外长同时也强调,“在以色列全面撤出被占领土,换取全面和平之前,我们不能说接近取得进展”,“在戈兰问题上我们不能说有任何进展”。
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巴勒斯坦方面拒绝了美国于6月30日提出的“关于过渡期内具体安排”的计划,因为它没有明确东耶路撒冷的地位及巴勒斯坦自治的地理范围。据悉,这两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尽管克里斯托弗此次带来的美国关于自治的新“原则声明”提出了“尽快将被占领土部分权力移交巴勒斯坦代表”的内容,但是一些巴勒斯坦人士还是认为“它回避了主要问题,即结束占领问题”。不过,巴勒斯坦方面这次没有一口回绝美国建议,而是在5日将它的修改稿交给了克里斯托弗。美国国务卿表示将对此进行研究,并赞扬巴方的认真态度。
据悉,有关巴勒斯坦自治问题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西岸和加沙地区的特定区域先实行巴勒斯坦人自治;二是组成约巴邦联,从而跳过自治过渡,直接与以色列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据说美、以目前都不反对这一方案。约旦和巴勒斯坦已在上月达成一致,先组成6个联合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各由5名约旦和巴勒斯坦人组成,开始协调双方近期和远期利益,统一包括约巴在中东和谈、特别是难民和水资源等问题上的立场,并具体研讨组成约巴邦联的基础和原则问题。但是,这一拟议中的邦联究竟如何组成,目前尚未确定,约、巴、美、以各方持何态度也很难预料。
美国国务卿此行中东有所收获的最重要一点,莫过于得到了阿以各方同意恢复华盛顿中东和谈的许诺。据透露,第11轮双边谈判的日期尚未确定,有可能9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关阿拉伯国家将举行外长级会议,评估美国国务卿此行的成果,协调阿拉伯方面的行动,一起参加下一轮华盛顿谈判。
克里斯托弗此行促使中东和平进程的车轮重新运转起来。但正如拉宾总理5日所说,“我们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有妨碍中东和谈取得成果的障碍至今并没消除,黎南部最近的冲突又使执行安理会425、426号决议变得更加迫切。因此,下一轮阿以双边谈判能否取得实质进展,还得让事实来说话。
(本报开罗8月6日电 )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