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学习列宁著的“卡尔·马克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5-05
第3版()
专栏:

学习列宁著的“卡尔·马克思”
 王南
“卡尔·马克思”是列宁给格兰纳特(俄国一家出版公司)百科辞典写的一篇论文。在这本不足五十页的小册子里,以简括而又完备的、极为严谨的文句,叙述了和说明了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
“卡尔·马克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篇幅虽少而内容极为深广的著作,是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底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学说的著作。因此,我们研读这本著作的时候,必须是精心和细心的。
(一)
在叙述马克思生平时,我们看到马克思的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到一八四四年马克思已经是“一位革命家”了。这时马克思“主张‘对一切现存制度进行无情的批评’,尤其主张进行‘武器批评’;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
一八四四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结交。他们极热烈地参加各革命团体,“并与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创立了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底理论与策略”。就在这一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神圣的家族”,列宁赞扬这本书“奠定了革命唯物社会主义学说底基础”。(“弗里德利赫·恩格斯”)一八四七年,马克思撰成“哲学底贫困”,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公布了。
我们看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一直到后来他撰著伟大的“资本论”,都是把巨大的理论工作和当时社会斗争的实践,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紧紧结成一体的。正如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所说:“战斗是他的本质”。也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两位“学者兼战士”。(“弗里德利赫·恩格斯”)
(二)
列宁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马克思学说的。这样作是遵循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在一八七七年,驳斥杜林的时候,他们就把自己的学说,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这些文章就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反杜林论”。列宁在写“卡尔·马克思”的前一年,写过“马克思主义底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曾对马克思学说的这样一个组成加以阐明。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里三个主要思潮底继承人和天才的集其大成者,这三个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与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只是证明了恩格斯所说的“现代社会主义,正如任何新学说一样,应得首先从在它之前已经积累了的思想资料出发,虽然它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有着深刻的根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只当作上述三个主要思潮的混合物,那就大错特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中的真正发现,真正革命。
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有什么关联呢?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如列宁所指出的,是“马克思底一般世界观”。由一般到特殊,由一般世界观到考察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例如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这就进入了另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说“本书底终极目的,是要发现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底经济运动法则”。列宁指出“考察历史上这个一定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怎样产生,怎样发展和怎样衰落,便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底内容”。而“马克思底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周到和最详细的证实与运用”。因此,这两个组成部分,就成为不可割裂的了。
从这个法则会得出什么重大的结论呢?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底经济法则引伸出来的。”资本主义的增长,造成“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主要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本身所养成的无产阶级,便是在智慧和精神上推动这个转变,并在体力上实现这个转变的力量”。这样,就由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进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很显然,这两个组成部分是密切关联的。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力量。因此,“马克思观点之非常彻底严整,是马克思底敌人也公认的”。
实现共产主义,把人类领导到共产主义社会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目标。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凡一百又五年,在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东南欧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高潮正在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者斗争的伟大目标,有的业已实现,有的正在实现,有的将要实现。这说明了我们的时代,是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的时代。
从来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命运,这样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光明!
(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些什么具体内容呢?
“卡尔·马克思”是以极概括的极压缩的手法写成的,简直达到了古人所谓“纳须弥于芥子”的程度。因此,全部加以阐述,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完成的。我们只能大略提到哲学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底策略”中的一两点,而把“马克思底经济学说”和
“社会主义”这两个组成部分,略而不谈。
在“哲学的唯物主义”一节中,列宁概述了辩证唯物论的一元论。观念、思维等等,不过是人类本身、人脑这个“思维着的物质”对于它所思维的物质之反映。马克思说“观念现象不过是被移置于人类头脑中并在人类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现象而已”。这样就驳斥了唯心论和主张“大脑分泌思想”之类的机械唯物论,驳斥了二元论;不可知论也因此成为没有根据的了。
列宁在说明“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的时候,指出“这也就是承认自然界底客观规律性,就是承认必然性按辩证律变成自由”。这不仅驳斥了主张意志绝对自由的唯心论,也驳斥了不承认人类能有任何自由的机械唯物论。而有更重大意义的是:人们能够自觉地依据历史发展的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实践恩格斯所说“人类由必然的王国进于自由的王国的飞跃”。这样也就给予革命以科学的说明。
在“辩证法”一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明确地肯定了“辩证法本身就包含有现今所称呼的认识论”。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主义底认识论”,又说“‘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底基本不幸是在于它不善于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底过程与发展”。不像普列汉诺夫那样把辩证法当作“实例的总和”,而善于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这是列宁发展了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在其伟大著作“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对这一方面有极完备的阐明。
列宁说“认识论同样应当用历史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归纳认识底起源和发展,从不识进到认识的过程”。为了述说方便起见,不妨说,就认识的“起源”来说,我们的主张是辩证唯物论——反映论;就认识的“发展”、认识的“过程”来说,我们的主张是唯物辩证法的。当然,在认识的活动中,这两者又是不可分的,是统一的。
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精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这在介绍“卡尔·马克思”一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时,是应当郑重地提出的。
在“唯物史观”一节中,列宁指出先前一切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它们不懂得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什么所引起,由什么所决定的,即不懂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样就击中了一切唯心史观的要害。第二,它们不懂人民群众行动的意义。这样就反驳了英雄创造历史的所谓“英雄史观”。
在“阶级斗争”一节中,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仿佛迷乱混沌的状态中找出一种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论”。又说,“马克思严格要求社会科学用客观态度分析现代社会中每一阶级的地位,以及每一阶级发展的条件,这些阶级在阶级斗争中,谁是革命的力量,谁是保守的力量、反动的力量,来组织历史发展的全部合成力。”
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底策略”一节中,列宁指出“马克思决定无产阶级策略底基本任务时,始终是严格倚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底一切前提出发的”。这是异常重要的指示。要怎样才是作到了这一点呢?列宁指出:“只有用客观态度把某社会所有一切阶级底全部相互关系作个综合的观察,亦即把这个社会发展底客观阶段,以及这个社会和其他社会间的相互关系都加以观察估量,才能定出先进阶级底正确策略。同时,观察各个阶级和各个国家时又不应将其看作处于静态而应将其看作处于动态的现象,换句话说,不应将其看作不动而应将其看作运动的现象(这个运动规律是从每一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中产生出来的)。同时,观察运动时又不要单只从过去的方面出发而是还要从将来的方面出发,并且不是按只知道缓慢变化的‘进化论者’底庸俗见解,而是按照辩证法态度来观察……一方面要利用政治消沉时代或所谓‘和平的’迟缓发展时代来发展先进阶级底意识、力量和战斗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利用工作时完全要以达到这个阶级运动底‘终极目的’,并在这个阶级中养成能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实际解决伟大任务的本事为主旨。”
此外,这本著作关于准备新革命时期,“农民战争来协助无产阶级革命”,“发展农民底民主毅力”的问题,和对于群众“冲天”的革命首创精神的鼓励,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指示。
今天是马克思诞生的一百三十五周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伟大的、战无不胜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学说,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保证革命和建设的继续胜利。
〔注〕此文中未加说明的引文,均见“卡尔·马克思”一文,着重点也是原书所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