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他们何以连中三元?——访南海油脂工业(赤湾)公司总经理李福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4
第2版(经济)
专栏:

  他们何以连中三元?
 ——访南海油脂工业(赤湾)公司总经理李福官
本报记者计泓赓
全国已投产的近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今年有1117家受到了表彰,其中评出的1992年度十大高出口创汇企业、十大高营业额企业、十大人均高利税企业,分外引人注目。在十大“三高”中,南海油脂工业(赤湾)公司则是唯一连中三元的企业。
这家公司由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所属香港嘉里公司与深圳等5家公司合资兴建,以生产食用油为主,1990年正式投产。投产当年、第二年即跻身十大高营业额和先进创汇企业行列,第三年(去年)又创人均利税20多万元的了不起的成绩。
“请问你们有何诀窍创此业绩?”
新加坡籍的总经理李福官报以淡淡的一笑,说:“天时地利人和,再加用兵之道富有战略眼光,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市场大视野
李福官说:“市场如战场,我们不怕竞争,就怕竞争不过人家。”他们的大视野是:
中国人口众多,目前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仅约6公斤,和世界发达国家比相去甚远,从国外进口油脂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用油年缺口达200万吨;而中国本有很多好原料,不少国家都买中国的大豆、菜籽或毛油去榨油和精炼,因此在国内建设现代化的油脂加工厂替代进口势在必行,另外还需减少原料和低档油出口。据了解,中国出口的花生油每吨只能卖600美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的浓香花生油可卖到1500美元,差距有多大!有鉴于此,南海油脂公司从国外引进精炼生产线、小包装生产线、起酥油生产线等,以无污染、高水平、高起点为特色参加国内外市场竞争。
在市场上,一种全透明包装、清澈纯净的“金龙鱼牌”高级食用调和油很畅销,这就是他们的标志产品。去年年底深圳市技术监督局在市场商品大抽查中,他们生产的四种食用油100%合格。香港的食用油脂一向从欧美及东南亚进口,成本较高,供应不稳定,而且大都成批运至香港分装,时间长,不够新鲜。他们凭借多采用内地油脂原料,就地精炼的优势,成本低,又新鲜,很快在市场上显露头角,成为国际上名牌食用油的强劲对手。
东西方优化组合
李福官原籍福州,他又是合资者一方郭氏集团香港嘉里粮油(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到中国工作有天然的亲切感。他认为在中国工作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国外那一套。他很欣赏新加坡一位知名人士说的,既要有西方人科学管理知识,又要有东方人道德价值观念。
管理方面,他们强调人才管理。只要你忠于职守,又表现出领导才能,你就会有发挥自己才干的天地。有人进公司才一年多,就连跳4级。李福官说:“只会做生意,不会管人,不能当经理,只能当业务骨干。”
李福官谈到中国的企业有两个包袱:人员包袱,用人太多;体制包袱,总经理、厂长不能说了算。他说:“像我们这样的公司,用2000人不算多,可我们只有200多工人,加上60名左右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才约320人。人的潜力大,就如像胶皮圈,拉拉就长了,当然要注意不要拉断。别人家一件事两三人做,我们这里是一个人要做好几件事,公司人均利税高,关键在人少。”
马儿和吃草
在公司与员工之间,他们注意建立起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员工个人收入与公司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企业出资盖起宽敞舒适的住房,让职工安居乐业。员工生病住院,公司都派人携礼品探望。每年都组织表现好的员工到国内外集体旅游。新建的俱乐部有卡拉OK厅和图书室。有人把这些叫做,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多吃草。细心人还不难发现,这里工人挂的是白牌,管理人员挂的是蓝牌。李福官说,这是我们故意颠倒“白领”“蓝领”之分。办公室男士从周一到周五不准穿T恤衫,可穿短袖衬衫,但穿长袖衬衫不能挽袖子;女的不准穿无袖衫和超短裙,这是为了树立公司形象和表示对来访客人的尊重。
“中国资源丰富,人聪明,又搞改革开放,现在我有幸在中国当上一名总经理,说不定多少年后我要再来中国,还要写求职信呢!”李福官诙谐的话语,表露了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