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回升资金周转加快,企业亏损面缩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3
第4版(要闻)
专栏:

  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回升
资金周转加快,企业亏损面缩小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今天联合发布上半年全国工业经济效益情况的通报。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运行,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工业综合经济效益已接近“七五”平均水平,上半年达到99.31。
通报认为,上半年的工业经济效益总体状况好转的主要表现是:
一、产销衔接较好,资金周转加快。今年上半年工业销售增长高于生产增长。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8%(按不变价格计算),高于同口径工业总产值增长25.1%的幅度。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工业产品销售率逐月提高:1—3月为93.11%,1—4月为93.76%,1—5月为94.13%,1—6月为94.32%。上半年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加快0.19次,相对节约资金占用1889亿元。工业产成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为46.2天,比上年同期减少11.3天,比年初减少7.56天,相对节约资金占用804亿元。
二、利税增长较快,亏损面缩小。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落实,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上半年,在全部工业企业中,29.7万个盈利企业盈利额为88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8%;6.4万个亏损企业亏损额254.8亿元,上升12.5%,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664亿元,增长1.07倍,实现利税1638.5亿元,增长48.9%。6月末企业亏损面为17.6%,比上年同期的19.3%下降1.7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稳步提高。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9.31,比上年同期提高15.67。除净产值率外,其余五项经济效益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产品销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2.15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11.48%,提高2.1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5.79%,提高1.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76次,提高0.19次;工业净产值率为26.65%,比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净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721元,提高36.1%。
通报指出,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构成出现四个新变化:
——工业企业经营改善成为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从构成综合经济效益的六项指标分析看,经营性指标贡献率逐月提高,生产性指标贡献率逐月下降。1—3月工业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四项经营性指标影响总指数提高的比重为63.5%,1—4月为64.7%,1—5月为64.3%,1—6月为65.5%;全员劳动生产率、净产值率两项生产性指标影响总指数提高的比重1—3月为36.5%,1—4月为35.3%,1—5月为35.7%,1—6月为34.5%。即经营性与生产性指标变化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改善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为65.5∶34.5。而上年同期为45.1∶54.9,这表明工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正逐步由以生产规模扩大的影响为主,转向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为主。
——重工业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轻工业。上半年,重工业现价工业增加值增长44.1%,产品销售收入增长49%,实现利税总额增长66.6%,其中实现利润增长1.3倍。轻工业现价工业增加值增长20.7%,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9.5%,实现利税增长25.4%,其中实现利润增长57.5%,都低于重工业。轻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面为20.1%,也高于重工业14.7%的水平。上半年,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5.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78,而轻工业为89.7,比上年同期仅提高6.03,比重工业低16.25。
——各地工业经济效益普遍上升。在所统计的28个地区中(不含上海、西藏),有27个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其中半数以上地区提高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国有工业及大中型企业综合效益水平高于非国有工业。上半年国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3.43,比上年同期提高17.56;大中型企业为111.86,提高19.33;集体所有制工业为91.36,提高12.93,其中乡办工业为103.53,提高20.05;其他经济类型为116.32,提高11.48。
通报说,对当前经济效益的回升,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还要看到回升基础不稳的另一面。一些经营性指标如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百元成本实现利润仍低于“七五”平均水平;工业流动资金占用总规模仍然过大,且占用额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过高的需求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过猛,使企业难以承受,部分畅销产品通过提高产品出厂价格转嫁负担,滞销产品生产企业却陷入亏损的困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