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全面理解“老有所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首届中华人口奖笔谈

  全面理解“老有所养”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
预计到200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3亿多,将占总人口的10.2%,进入国际标准的老年型社会。
宏观看,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三大特点:一是速度正在加快;二是老年人口总量极为惊人;三是总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呈上升趋势。
“老能否有所养”?未来的国力能否承担起数以亿计的巨额社会养老费用?未来的“四二一”型家庭结构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起家庭养老的重担?有什么措施可以消除纯女户农民家庭“老无所养”那种本能的心理恐慌?我国有关“老有所养”方面的调研已有相当成就,譬如,开始建立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四者相结合的老年人供养体系,特别是2000多万农民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问题能否得到充分、全面的解决,恐怕在根本上还取决于对“老有所养”概念的重新界定以及实际的养老内容。
所谓“老有所养”,人们常常理解为有吃、有住、有穿、有行。物质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依笔者之见,物质养老不够全面,完整的“养老”概念还应包纳必不可少的“精神养老”。
“精神养老”对现代老年人口更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伴随总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弱化,具体表现在进取性较差,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情感脆弱(情绪幼儿化),害怕孤寂等等。所以,老年人口的精神需求往往较为强烈,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的老年人口在精神上更有强烈的归属需要。因此,如何在解决物质养老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年人口摆脱孤寂、充实心灵、享尽天年以真正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则是“老有所养”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精神养老”的内核是敬老、尊老、乐老,这也是绵延至今的中国孝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有这样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其一,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拜金主义正逐渐成为“时尚”,已成为许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反映在老年人问题上,我们常常看到报刊披露农村老人受虐待、子孙不孝的事例。其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做子女的丧失了最起码的“精神抚养”道德。
其二,不重视精神养老,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难以保证,更谈不上提高。
其三,老年人口在精神上的失意、在心理上的失衡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发展。总之,精神养老不是一个小问题,而必须未雨绸缪,充分关注。
如何实现“精神养老”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是要弘扬孝文化的精华,提高全社会敬养老人的道德水准。
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精神养老中的作用,尽量多办、办好敬老院、老人医院、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福利事业,以期形成适合老年人口的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神乐土。
三是提倡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再婚,保障其基本人权。“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意义一在平时有个照应,二在精神上互相安慰。
四是积极倡导“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的结合,增强老年人口自我调节精神状态的能力。创造条件,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在“发挥余热”中重塑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五是通过舆论宣传的力量募集社会各方资金,创建同“希望工程”一样意义在于下一世纪的“夕阳工程”,统筹解决、重点解决一些突出的“老有所养”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