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七运盛会巴蜀新风——第七届全运会四川赛区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5
第4版(要闻)
专栏:

  七运盛会巴蜀新风
 ——第七届全运会四川赛区述评
本报记者黄振中陈华许立群
第七届全运会四川赛区已降下帷幕,巴蜀人民用他们的热情、智慧和力量,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体坛盛会,获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托起巴蜀的辉煌。这是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人口最多的西南大省——四川的大普及。盛会连北京,八月刮来巴蜀风,四川赛区的成功又是对北京申办奥运的有力支持,它同时表明,拥有1亿多人口的四川,不仅能协办好全运会,而且有能力举办国际性大赛。
四川赛区共举办第七届全运会15个比赛项目,除奥林匹克项目外,还有群众喜爱的热门运动。盛会共有40个代表团队参加角逐,他们中有首次来大陆参加全运会的台湾队,这是两岸体育交流的一个突破。在火爆的赛事中,各代表团队每牌必争,每分必夺,表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既形成了以辽宁、广东等为第一集团的金牌大户,又有许多边远省团喜摘金牌。
比赛中除一批全国纪录被刷新外,还有蹼泳、射箭等项目,连超世界纪录,一批新秀脱颖而出。北京12岁的小姑娘王睿从未参加过国际大赛,这次击败奥运冠军伏明霞,夺得女子10米跳台金牌。广西谈舒萍夺得女子1米板、3米板冠军,是唯一独得两枚金牌的选手。被称为高敏之后、中国跳水运动的“希望之星”。这是从第六届全运会至第七届全运会6年时间的结晶。跳水这个中国竞技项目的王牌军更加光辉夺目。射箭曾苦于寻找新人,以便重振雄风,这一次冒出6个希望之星,总教练徐开才喜形于色。另外,女排找到“郎平”第二。更可喜的是我们的老将未下鞍,在体育史上再一次写下辉煌:张山在射击场报捷,赵剑华羽毛球场夺魁,唐九红不负众望,新老运动员共托今日辉煌。
像水涨船高一样,运动水平的提高正在呼唤裁判队伍的建设。所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水平,二是思想作风。本届运动会武术比赛堪称赛风最好的一次,各代表团和运动员都认为公正。其原因就是抓了裁判队伍的建设。比赛时,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又亲自抓,并具体指导。教练员、运动员一致反映,要高度重视裁判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如果不能公正裁判,那么所伤害的不仅是一个运动员和一个运动队,而是挫伤大多数运动员的积极性,甚至扼杀体坛新秀。
比如说本届七运会,运动员们是经过6年的努力、付出了无数的汗水才等到这一天的,他们渴望能在公正中竞争,创造好成绩,报效家乡父老。这种心情,应该理解和支持。国家体委对赛风问题已提出八要八不准,许多省市代表团也有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要抓落实,把规定、口号、要求变成行动。(本报成都8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