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5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侧记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不久前在云南玉溪召开了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国务院14个工业部、局、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共50余人参加。与会代表就企业文化的概念、内容、功能,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于企业文化的基本认识,与会同志认为,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
由于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以及我们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历史都还不长,目前人们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界定和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的不同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一、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群众文化活动;二、认为企业文化是微观形态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心理态势、传统习惯等观念形态;三、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指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相结合,而以对“人”的管理为主;四、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即企业在长期经营中逐步形成的群体意识,以及在这种群体意识驱动下出现的企业的一切行为和所创造的一切成果。
与会者通过讨论,在以下问题上达到共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企业群体意识核心部分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贯穿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推销,以及职工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并且要力求做到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企业文化的功能在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心,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与会代表讨论了注重中西文化的结合的问题,认为有必要认真研究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大胆吸收利用对我们适用的西方企业文化实践经验,同时必须把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优势作为根本的立足点,搞好中西文化的结合。
与会者论述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而又彼此不能互相代替的关系以后强调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不但不能因为建设企业文化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加强和创新。
有些代表认为,企业决策层,包括厂长、经理和党委书记等主要领导人将企业文化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是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的环节。这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生产经营实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理论较之以往各种管理理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文化的功能、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力量去管理企业并推动企业的发展。有的代表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必将产生一种要求与应用企业文化这种新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的内在冲动。可以说,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地把企业文化理论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之日,将是我国企业文化走向成熟,企业管理水平再一次提高之时。
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到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深厚根基和宝贵资源,诸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被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地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企业精神和经营之道的部分内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以及建国40多年来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等等,都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代表们也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确认了建设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强调,企业文化建设要和企业的经济工作密切配合,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要提倡企业领导人和职工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开展企业文化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在不同的企业没有必要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大胆实践,循序渐进,长抓不懈。
总之,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基层,我们应该把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自觉地长期地抓下去。
(陆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