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配套改革显威力——辽河油田走出困境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7
第1版(要闻)
专栏:

  配套改革显威力
——辽河油田走出困境的启示
本报记者段心强
编者按:辽河油田走出困境并没有什么“秘密武器”,他们的改革措施也并不很新鲜。然而,由于他们抓了配套改革,一项项看似平常的改革措施发挥了综合的威力,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改革实践中,往往需要一项一项逐个突破旧的体制,但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某些单项的突破,更要在综合配套改革上下功夫。这就是辽河油田走出困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个惊人的数字——
1993年,涨价因素不算,辽河油田资金缺口接近10亿元!
辽河油田12万石油大军曾在缺口边沿困惑,可他们很快通过改革搭起一座“彩桥”,护送企业跨过“死谷”,而且有新突破:日产原油超过4万吨,上半年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00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0亿立方米。亏损的历史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瞧,在那两万一千九百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国第三大油田已经生成。黄色的抽油机星罗棋布,银色的储油罐分组林立,黑色的加热器雄伟挺拔,铁塔似的钻井机正在飞转。要知道,这里原是被遗弃的荒野……
单一承包“细胞”与配套改革
去年底,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王显骢、党委书记王福成,分别从江汉和胜利两个油田走到一起,想法不谋而合:不能在前人功劳的“席梦思”上睡觉,要把上边承认的“亏损”帽子摘下来,不当挂满历史勋章的“乞丐”。
可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条深沟。按正常生产算,投入缺少6.7亿元,成本还差3亿多元;国家给的自主权——自销原油3%,多卖不了几个钱……面对这些困难,王显骢和王福成有独特的见解: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他们分头下基层寻找出路。在油田浸泡了35年的王显骢,往大脑里装了许多事实:钻井一公司泥浆公司1992年搞承包,奖惩兑现,成本比1991年减少1408万元;油田好多车辆在库里睡觉,很多单位却到社会上雇车,就这一项一年要花3000多万元。王局长问一个采油厂党委书记原因何在,回答很干脆:“没有和职工利益挂钩。”一些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人。一些企业负责人向上要权,可要来后又握在手里不往下传,使政策仍在路上,发挥不了应发挥的作用。他和党政领导干部商定,制定27条办法,层层承包,在石油职工身上注入商品意识的基因,让权、责、利下放到二级单位,落实到每一个人。
职工的积极性释放了出来。按编制,锦州采油厂还缺1000人,承包后他们主动提出不要了。建沙日乃装油站过去需要一个半月,油田建设工程一公司承包后,12天建成了。曙光采油厂今年缺资金1.1亿元,承包使职工千方百计节约挖潜,不但能够正常生产,上半年还超产原油4万吨。欢喜岭采油厂实行驾驶员承包制后,很少到外边雇车,上半年运输费比过去同期少花500多万元。沈阳采油厂对科技人员实行重奖,规定设计一口日产百吨的油井奖励万元,日产50吨的5000元,大家都有了积极性,上半年搞出2口超百吨、4口超50吨的油井。物理勘探是油田最艰苦的工种,工人常年天当被,地当床,转战沙漠荒山之中。承包后,职工争上一线。
油田工作是“系统工程”,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单项改革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辽河油田的领导干部继续调查研究,局党委书记王福成在基层听到:局里现在是把权力的“保险柜”交出来了,可“钥匙”没交。
他跑了好多单位,发现一系列问题:人家要交流人才,局里不给办手续;人家急需幼儿园,局里却叫盖宿舍……回来后,王书记找王局长商议,发动大家立即干两件事:清理过去的文件,撤销164个与27条改革措施相抵触的规章制度;针对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新制订38条规定与原来的27条配套。
兴隆台采油厂十九队管理的于50井,因为结蜡多,加药生产,日产原油19吨上下。今年搞承包,厂里只给包材料费4万元。他们一算帐,这口井正常加药,一年就要2万元,全队成本要超。为得到节约奖,至少不受罚,停止对这口井用药。于50井原油产量眼看着下降,不久日产只剩五六吨,完不成任务,遭到罚款。王书记、王局长摸清问题的症结,给他们算大帐和小帐:一年加药花2万块钱,可不加药一天少产14吨油,一年就少拿604万元。两笔帐使他们看到自己的短见。接着,局里调整了政策,规定超产与节约同样都是一九分成:局里留一,下边要九。下边这个九,50%发展生产,20%用于集体福利,30%发奖金。节约与生产的政策一配套,于50井很快又恢复到日产19吨的水平。
“伯乐相马”与“建场赛马”
辽河油田的领导一直为这个难题挠心:全油田几十万人,可选干部总是在那个小圈子里挑来挑去,结果只能是矬子里边选将军。他们决定在用干部上改“伯乐相马”为“建场赛马”。
采油是油田的“龙头”,招考干部就从这里开始。首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动用电视、广播、报纸,做到家喻户晓:招考什么干部?应有什么条件?报考程序是什么?接着自由报名,核实条件,公开答辩,民主评议,领导批准,许多人才脱颖而出。招考冷115项目组经理的消息发布后,谁能录用很快成为各家饭桌上的头条新闻。10个报考者中,王华是局党委宣传部干事,通过公开答辩,王华考中啦,他和项目组其他成员“投入地”干了一场。60个日日夜夜,吃住在工地上,提前60天建成冷115井组,日产原油60吨,一年为国家创造财富2628万元。
油田逐步把招考干部的范围扩大到各级领导机关。他们一改传统做法,机关干部一律公开招考,平等竞争,择优录用。销售公司负责出售有自主权的全部原油,关系到全局和每个石油职工的利益,谁主持这里的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找到一名信得过的干部,使大家放心,他们在全油田招考。招委会对报考的几十人进行考核、考试,一个不出名干部董仁平得分最高,被聘为经理。他上任后,和同事们首创一种销售原油的办法:为了杜绝中间商到处走后门,开条子,倒原油,把用户请到油田,开大会拍卖油品,谁给的价高给谁。结果“一箭双雕”,油田增加了收入,一年多收一个多亿。中间商无空子可钻,刹住了不正之风。
“跑一条道”与“一套思路”
书记王福成和局长王显骢团结得像圆规的两条腿,划出一个个同心圆,工作中心——一个,奋斗目标——一个,评比标准——一个。
年轻的王书记在首期局处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提出:“在我们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自我衡量,自为目的。在抓以油为中心的油田生产中,党政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不能离开谁。”他找许多下级党委书记谈心,解决认识问题。全局上下,党政团结,工作一体,效率很高。上半年转换机制,机关干部招聘,一般需要三四个月,他们只用一个月时间,将100多名处级干部考试、聘任完,同时还为8000多职工办了退休手续。
辽河油田党政团结,是有一套可操作的程序作保证的。在局里,党政一把手穿插任职,局长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党委书记任第一副局长。下属单位,有能力的党政一把手一人干,干不了的按局一级的模式办,从组织上打破“两个舞台两出戏”的格局。重大问题的解决形成“三部曲”程序:两个一把手先沟通,形成主导意见;听取主管人员的看法,完善主导意见;拿到有关会议上讨论,由大家决定最后办法。结果出现两大好处:领导表态如一,没人能钻空子;上下一致,工作好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