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茧都”彩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7
第8版(副刊)
专栏:

  “茧都”彩梦
姜耕玉
明代,陌上无桑。夕阳下牛队从海边驮来一桶桶白花花的盐,叮当叮当地叩响贫瘠荒凉的土地。苏北小镇富安的河埠停泊着南来北往的商船,于是有了青石板的商业街,有了通远桥,有了一流的住宅、祠堂、寺庙、市井、花木……至今还有人收藏着碎花瓷瓶等古物。老人的胡子里还藏着一串串穷人发财的故事。
沧海桑田。小镇许多古迹已毁于“战火”和“文革”,但那段古老的发迹史却像梦魇似的萦绕一代代人的心头而驱散不去。不知何时,传说一位农民步行三天三夜,从江南捎回了一句俗话:“四十五天红财,跌下来没棺材。”一般农民都不愿冒这个风险。只是在塘边屋后种上几株桑,媳妇从别人家要回点儿蚕种,揣在怀里焐育。收几篮子茧子,卖不掉也不要紧。冬天用鱼串缫丝,染成彩线绣花鞋、丈锦派用场。姑娘们还在荷包、肩包上绣个花儿、鸳鸯蝴蝶儿的,偷偷送给心上的男人。有些绣品在“文革”中也被“扫四旧”扫掉了。农民虽有养蚕经验,但总是前怕狼后怕虎,赚个零花钱就满足了。直到1983年原属集体副业的几百亩桑园,也没农户肯承包。干部埋怨说:“一个个都熬成了茧子,富安快成‘茧都’了。”这年当上镇长的王加生,小时候就是个蚕迷。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抓种桑养蚕。他在广播喇叭里亮着嗓门喊:“如今政策好了,是冲出束缚绣美梦的时候了!”这话真的触动了大伙隐藏的心事,饭桌上父子间议论开了,床头边夫妻俩合计好了。这次他们真的放开手脚干了。
谷雨时节,远碧茫茫的几千亩桑园,使人感觉到无数柔嫩的叶片油然伸展生绿,仿佛听到春蚕吐丝和丝绸的旋律。镇上办起蚕桑职校和蚕具、蚕药等工厂,普及“24天养蚕法”。而改变旧的习惯和方法,可不容易哩。刚推广新技术的那阵子,保守的蚕农把农艺师的自行车藏起来,可是这位1976年就弃医从蚕桑的大学生农艺师照样徒步奔波于桑园蚕室之间,后来蚕农折服地称他“蚕老子”。真是“老桑冒嫩片,老茧新蜕变”。第一年茧产量就跃过万担过江南。颗颗茧粒白胖胖饱实实的,四乡八镇一提起富安的茧子,谁不跷大拇指呢。这下家家户户要求养蚕,每年拓桑园二三千亩。第五年小镇成了全国蚕茧“状元镇”,真正成了闻名遐迩的“茧都”。引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镇上集体的私营的旅馆天天“客满”。
新拓宽的公路两侧厂房林立,那一块块挺有气派的厂牌,看得出小镇已形成茧、丝、绸一条龙的生产市场。我们走进缫丝厂,那一排排哐啷哐啷的机梭倾泻着银色的瀑布,穿红着绿的巧手姑娘们像行走在银河边。早在茧子丰收的那年,缫丝厂就冲破重重阻力而诞生。这是“茧都”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新落成的现代化织绸车间,正在奋力拚搏,二期织绸工程将提前两个月建成,200台织机一个月就赚利百万元。这是“茧都”第三次突破的节奏和速度呵。
如今富安丝绸远销世界各地。外商也慕名来到这个小镇投资。你看那几座西式建筑的合资企业的门口,还有加拿大、日本、美、英等国的旗子和中国国旗一起飘动哩。
参观中王镇长还描绘“绿色”、“银色”、“彩色”三大工程的蓝图,只见他眼角很深的皱纹间充满自信的笑意。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么富有诗意的名称。“绿色——银色——彩色”茧都人亲手编织的这美丽的彩色之梦,不久即将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