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夜色朦胧大上海——上海夜生活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化市场行

  夜色朦胧大上海
——上海夜生活一瞥
本报记者李泓冰
对于美国某电子公司驻沪代办处的威廉先生来说,上海的投资环境显然比几年前好多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城市的夜生活已经变得迷人起来,开始恢复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年过半百的威廉8月24日夜坐在和平饭店酒店,听着在海内外都颇有名声的上海老年爵士乐团演奏起三四十年代美国流行乐曲,一把拉过身边的夫人,两人在舞池里飞旋起来……
上海“文革”后的第一家舞厅出现在1980年;1986年,一位留日归来的小伙子则在闹市开设了一家卡拉OK歌厅。而今,各种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桌球、游戏机等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几乎闪烁在大上海密如蛛网的所有街道上,总计达3725家。
向以规章制度严格著称的上海人,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也不含糊。姑且不说他们那厚厚一叠条理分明、赏罚有序的上海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的各种法规,单说管理机关人员的操劳与认真就令人极为感动。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管理处的几位同志几乎已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一到夜晚,他们就分头隐入夜色,对各娱乐场所进行并不引人注目的例行检查。他们还别出心裁地举办了“我与舞厅管理——上海市舞厅经理演讲比赛”,比赛后他们表扬许多舞厅经理的敬业精神,感谢他们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上海投资环境而放弃了夜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文化管理部门的善解人意使许多经理们心中又感动又踏实,也更加自觉地遵守法规。大都会舞厅有一天来了38位客人,热热闹闹地要为一个少年祝贺生日,经理李玫卿婉言向客人解释未成年人不得进舞厅的规定,谢绝了这笔生意。
来自文化部市场司的一位负责人私下里对记者说:在娱乐业的管理方面,上海绝对首屈一指。号称“代表上海夜生活高级典范”的波特曼大酒店8层演歌台,似乎就印证了他的话。那里的消费水准相当高,一小时KTV包房价格约合人民币600元左右,酒水还不算,75%的光顾者是海外客人。你站在走廊上,各个KTV包房透明敞亮的雕花玻璃使里面的情形一目了然,服务小姐贴着墙垂手侍立。绝对不允许有“三陪”现象。一次,有个客人把手搭在一位服务小姐肩上,那位小姐没有躲闪,这情形恰被卢总经理看见,他立即吩咐人事部“炒”了这位小姐的“鱿鱼”,理由是她“没有自尊”。
而那些提着菜篮也能去的舞厅,看去似不太起眼,则实际上吸纳了众多的普通消费者。据悉,上海市歌舞厅中门票价格在20元以下的占85%,10元以下的占50%。而且多数不仅开晚场,还开日场和平场。白天的门票更为低廉。
由上海卢湾区科技馆主办的舞厅,上午、下午和晚场的票价分别为2元、4元和5元,而设备仍十分齐全和优良。8月23日晚,记者在舞厅看到,络绎不绝的舞客或西装革履,或淡扫蛾眉,结伴来到这里,其中约有半数是中老年人。据介绍,这里接待的大部分是知识分子。自1986年至今,几乎每一场都是客满,7年里接待了104万人次的舞客。
当然,在上海滩迷离的夜幕下,也出没着一些诡异的身影。个别歌厅违反市府规定,在封闭的KTV包房中隐藏着色情服务。“三陪”现象也半隐半现,尤其是在一些规模不是特别大的歌厅,或是餐厅附设的KTV包房中。这恐怕不是突击性的“扫黄”运动就能在朝夕之间禁绝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