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用非法手段买得合法招牌——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安区劳动局劳务市场经理“办学”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2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用非法手段买得合法招牌
——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安区劳动局劳务市场经理“办学”纪实
本报记者王传伟孟祥贞
1992年11月13日,在俄罗斯边陲小站戈城已是寒风凛冽的季节了。就在这一天,黑龙江大庆市54名自费赴俄罗斯滨海边干部学院留学的学生,因校方未按时派车去接,在那里整整等了7个多小时。到校后,许多学生都冻病了。当学生们知道了该学院的条件设备与办学单位招生时介绍的情况大相径庭,在俄罗斯联邦高等院校委员会授权接收外国留学生的142所高等院校中,也没有这个学院时,便纷纷向家长告急。于是家长们马上行动,要求有关方面立即派人去解决问题。这样,家长逼办学人退学费、学生殴打办学人的事端就接连发生了。记者就部分学生家长来信反映的主要问题,日前赴大庆、牡丹江等市作了调查。
以钱开路,以骗搭桥,一路绿灯
这位办学人,就是牡丹江市东安区劳动局劳务市场经理兼该劳务市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主任付瑞夫。按说,劳务市场、培训中心都没有派出留学生的资格。可是付瑞夫却以劳务市场总经理的名义,与俄罗斯滨海边干部学院签订了派出留俄学生的合同,又以培训中心的名义,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外事处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书。那么,他是怎样办成的呢?
付瑞夫与干部学院签订合同之后,就去大庆市招生。大庆市工农教育办认为一个劳务市场没有资格派出留学生,没答应为其招生。可是付瑞夫却对黑龙江省教委外事处负责人说,我们与俄方已签了合同,大庆的学生也招了,若不派出,学生们会闹事(记者采访时问付当时还没招生为啥说已招了,付说不这样说,教委就更不批了)。这位负责人听后虽认为付瑞夫没有办学资格,但又觉得他既已招了生,学生派不出去也麻烦,因此就想了个变通办法: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名义派出,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并给哈师大外事处负责人打了招呼。
之后,付瑞夫以给哈师大10万元为代价,与哈师大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书。这样,有了办学资格的付瑞夫二次到大庆市招生。付让大庆市工农教育办代为招生时,除了让其公开收取每个学生200元报名费外,又悄悄给他们1.6万元的劳务费。按照规定,大庆市公安分局外事科给学生办一个护照只能收18元护照工本费和手续费,付为了顺利过关,又让办护照的学生每人再给他们50元的劳务费。据记者了解,此事所涉及的部门无不收费或变相收费。
所谓联合办学实际上是一项不光彩的交易。付瑞夫为了把办学钱赚到手,以重金买了一块合法的招牌;哈师大外事处为了小集体的利益,出卖了哈师大外派留学生的指标和该处的公章。当然,省教委外事处负责人如果坚持原则,不为其“沟通”,付瑞夫的所谓办学是办不成的,遗憾的是这位负责人却来了个“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殊不知,许多事情就坏在“只此一次”上。
违背规定,向学生多收费
按照省教委的规定,办学单位除了收取合同规定的学费外,管理费每个学生每年不得超过2000元。而付瑞夫却收了4000元。当学生家长提出疑问时,他们说那2000元是互访费。后来他们又欺骗学生家长说,学费不是4000元,而是6000元。又以此来掩盖他们多收2000元管理费的事实。
不仅如此,他还千方百计从学生身上捞钱。如按合同规定,培训中心要给每个学生配备俄语会话手册和汉俄词典,实际上只发了一本《俄语入门》了事。再如保险费,每个学生每年100元,他们收了3年的,却只保两年。
事情已被揭发,还用谎言遮掩
为了核对一些事实,记者需要看一下培训中心有关办学的收支帐目。为了不让记者看帐,付瑞夫费尽了心机。他先说会计不在,后又授意会计编造了一张请假条,说会计回吉林大安市看婆婆去了。同时,还附上会计丈夫的一封家信,以证明确有其事。当我们找到牡丹江市委领导,方知付瑞夫说的全是谎言。其实培训中心的帐,在3个月前就被市检察院封存了。大庆赴俄自费留学生部分家长的来信,省长很重视,并立即批示省政府案件催办处会同省教委查处。为此,成立了专门调查组,他们除向有关人员和部门调查外,还去俄罗斯滨海边干部学院进行了考察。我们相信省调查组一定会做公正妥善的处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