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邯郸——成语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8-31
第8版(副刊)
专栏:

  邯郸——成语之乡
孙焕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灿烂辉煌,出现过不少文化之乡。
唐诗宋词,一代高峰。于是,那时候便出现了诗歌之乡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范成大,等等,一大批著名诗人词家,讴歌过它的容貌和精神,或在此地灵感大发,写出过不朽的诗篇。诗圣杜甫,写此或写于此的诗,就有近500首!
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一个成语之乡,或曰典故之乡,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赵国的首都邯郸城。
老将廉颇,瞧不起文人宰相蔺相如,多次故意刁难羞辱他。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以社稷为怀,大度退让,终于感动了廉颇,结果出了有名的典故“将相和”,由此出了条成语曰“负荆请罪”。至今,邯郸城里仍有地方叫回车巷——就是当时廉颇故意挡住蔺相如的道路而蔺相如回车绕行的地方。
有一个穷生来到了邯郸,住在一个小店里,做了一个美梦,由此流传下来了一批成语,如“黄粱美梦”“梦觉黄粱”“一枕黄粱”等等。
“邯郸学步”、“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我曾经问过邯郸的一位学者:你们邯郸到底出过多少成语典故?他说:至少有127条!成语之乡,当之无愧。
不过,邯郸何以产生这么多成语典故,对笔者来说尚是一个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