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宜昌,移民大搬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09
第2版(要闻)
专栏:

  宜昌,移民大搬迁
方正全钟华林
9月8日,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轻轻的薄雾弥漫在附近宽阔的江面上。今天,宜昌市在这里组织首批大规模坝区移民大搬迁。
清晨,透过薄雾放眼望去,江北近5公里的公路上,百余辆大卡车一字儿排开;路两边一垛连一垛的是移民堆放的各种东西:家具、木材、粮食及锅碗瓢盆、坛坛罐罐。
在一个满是粮食的堆垛前,78岁的老共产党员陈友华指着身边的东风车说,这几年粮食大丰收,新粮陈粮就够装半车,加上家具、杂物,一辆大卡车至少得两个来回。
宜昌市移民局的负责人说:“今天,市直有关单位及宜昌县出动了大卡车500多台次,可以满足230多户移民的搬迁之需。”
陈友华老汉说,他们全家对兴建三峡大坝全力支持,他的儿子、村支书陈祖发带头第一批搬出家园。
在标有92号的堆垛前,我们又见到了正准备随车出发的家沱村二组组长陶光忠。头天晚上,陶光忠带全家在已经搬得空空荡荡的老屋里,吃了顿告别餐。在与亲友们告别时,陶光忠禁不住热泪盈眶:“祖祖辈辈住在这里,说要搬,真有点儿故土难离啊!但‘舍小家、上大坝、顾国家’是我们的心愿!”在这位组长的带动下,全组1/3的农户加入了这次先期搬迁的行列。
尾随长龙般的车队来到距坝区约30公里的移民迁入地——宜昌县晓溪塔镇时,安排迁入县汽车钢板弹簧厂的10户移民,在厂长张沛如的指挥下,正在卸车。张沛如对大家宣布,实行住房、工种、养老保险三个优先,做到成年人有工作、学生有学上、老幼年有保险。对此,这些新职工们报以满意的微笑。
在晓溪塔镇柳林坝居民点,展现在移民面前的是一排长达千米的新居,红土砖墙、石棉瓦,门前小河潺潺,屋里有电灯。“三口人,足够了。”站在4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临时住宅里,移民屈家平显然有些激动,指着早已砌好的灶台说:“政府想得很周到。”
这处居民点靠近县城的环城公路,有菜场、银行、医院等设施。
据晓溪塔镇镇长商志春介绍,几处居民点距县城都仅三五里,邻近的中小学对移民子女全面开放,成年人可进企业、农场,工作优先安排……
到中午时分,安排停当的几家移民打开收录机,边听音乐边埋锅造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