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现行财税体制像布满网眼的筛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09
第3版(经济)
专栏:

  统一认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提到迫切的日程上来。最近,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局、国家体改委宏观司与本报经济部联合召开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专家学者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谈了个人的看法。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供大家参考。
  现行财税体制像布满网眼的筛子
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局副局长窦汝广
近几年,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显加大,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是,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据粗略估算,流转税的平均税负为11%,实际税负只有8%;关税税负为38%,实际不足6%;国有企业所得税原定税率55%,实际达不到30%;农业税规定税率为15.5%,实际在3%以下。有人说,我国整个财政收入体系像一个布满网眼的筛子,每年税收流失达到500—1000亿元。
出现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现行的大包干办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地方尽管工农业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都大幅度增长,但为了地区利益,人为地使财政收入下滑,然后通过摊派和集资形式把钱收上来,形成财政之外有财政。由此导致各种摊派屡禁不止,集资形式五花八门,忽视基础设施。
财政在支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90年代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但是,国家财政硬赤字逐年增长的趋势,将使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在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前提下,还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合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现有财税制度不利于公开的市场竞争。现阶段,我国企业实行的流转税制不一样;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经营形式的企业实行的所得税制不一样;国有企业由于实行承包经营,实际税率也不同,这样就给企业设置了很多条起跑线,使之承担着标准不一的税、利、费负担,造成不公平竞争。由于用“包干”办法和“基数法”确定地方财政体制,对发挥地方积极性有积极的作用,但各地在留用财力、上缴和补助数额方面很不平衡,又造成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书面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